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人氣

共有 2628 則相關文章

管理

十一月二十日上午十點,一台白色巴士載著商周CEO學院東京參訪團抵達全日本第一大電商—樂天集團Rakuten Group企業總部門口,這是首次商周CEO學院海外參訪的第一站。「國內參訪我們都去過了,讓我們去國外參訪吧!」一年前,企聯會會長、台灣第三大廚具製造商喜特麗執行長侯劭諺許願,商周CEO學院從今年五月啟動邀約,我們找規劃黃仁勳台灣之旅、客製化企業參訪經驗超過十年的「飛亞旅行社」協力,三個月內被超過二十家企業拒絕,終於在出發前一個月,等到樂天集團和蔦屋書店點頭。日本企業以流程嚴謹、重規矩名不虛傳,以停車停在企業總部門口為例,不過幾分鐘的事,過程中經過超過十個單位的核可,同意發給學院參訪團「特殊禮遇」,否則外賓一律停在外圍停車場,得再步行十分鐘。進到總部內,搭電扶梯迎面而來的有西方白人、印度人、日本人、華人,言語間夾雜著英文、日文,樂天集團的國際化程度可見一斑。樂天集團在全球約有三萬名員工,歷年來新聘工程師中有高達80%是非日本人;就連樂天集團派出交流的四位主管,分別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和中國。即使身在日本樂天集團Rakuten Group之中,仍有人將參訪對象誤以為是韓國的樂天集團Lotte Group;彷彿聽到我們的疑惑,參訪樂天的第一站便是樂天博物館。短短15分鐘的介紹,讓我們對樂天集團的發展有初步的認識:從一九九七年、六人創立全球第一個B2B2C的電商平台,到成為橫跨消費、金融、電信、娛樂的生態系平台,全球登錄會員在30個國家超過18億人次,總體消費金額GMV超過四兆日圓,成為僅次於Meta32.9億人次、Youtube25.6億人次、What’s app20億人次、Instagram20億人次,全球第五大社群。簡報由集團溝通、生態圈、旅遊事業和AI四部門的主管輪番上陣,看得出對方對商周參訪團的重視;除了分享成績單,對於樂天如何能在25年從零到營收破兩兆日圓,小編特別打包整理兩個重點:第一, 人多的地方才要去。 有別於亞馬遜從消費端切入電商,樂天在一九九七年創業,成為全球第一個B2B2C的電商平台,從零售店商平台切入消費者,聚客速度比直接To C更快。接著0三年切入線上券商,0四年經營棒球隊,0九年做線上支付,一二年投入線上銀行、電子書,一九年投入樂天通信。樂天直接切入購物、金融、運動到通信,是生活中用戶最多的四大消費領域,然後用樂天點數和忠誠度計劃串起彼此不連的四塊領域。樂天沒有因為是後發品牌而避開紅海,運用購併、技術突破和生態系互相搭配,成為新產品破圈的後盾,創造一波又一波的飛輪效應。好比在一九年投入樂天通信,使用全虛擬化及雲端原生技術做傳輸。開台就把通訊費用降到市場的七折,用價格破壞搶市,靠得就是生態系龐大的用戶。第二, 說改就改的全員英語化。樂天集團是日本國內以將英語訂為公司內部主要溝通語言而聞名的公司之一,其餘企業都是以母語和英語雙軌並行。樂天員工必須通過多益考試測驗達八百分以上才算及格,樂天用英語化帶動跨國業績增長的經驗,甚至成為哈佛商學院個案。有趣的是,這個重大的策略是創辦人三木谷浩史自己拍腦袋出來的決定,一方面他認為公司的未來在全球化,員工非講英文不可,另方面藉由改變日本人的語言習慣,可以改變思維習慣,就像當年秦始皇推動「車同軌,書同文」一樣。也多虧了日本人服從權威的民族性,在英語化實施兩年後,在日本工作的員工有九成以上過關,加速了跨國溝通效率、提升向心力,特別有利於購併。從樂天的發展歷史來看,突破0‧五兆交易金額花了十六年1997-2013,2010年開始英語化,三年內九成以上員工使用英語溝通,交易金額到一兆花五年,成長到一‧五兆花了三年,一‧五兆到突破兩兆只花了兩年,這個速度比日本首富、Uniqlo創辦人柳井正的迅銷集團快了一倍以上。 樂天集團的西化和多元,在重視傳統的日本企業圈內相當罕見,小編不禁好奇對員工來說,在樂天工作最大的挑戰是什麼?「改變得太快了」,樂天ANA線上旅遊事業部董事Jasmine Koh說,「在尋常企業需要三年才能完成的變革,在樂天只能花三個月,跟不上的人會自動脫落」。參訪的終站是「樂天紅色俱樂部」Rakuten Crimson Club,此俱樂部專門用來招待專屬客戶,平常不對外開放,我們就在總部的22樓邊俯瞰東京街景、享受美食,邊與樂天的主管們交流請益,氣氛熱絡,參訪最後就在樂天生態系中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十大甜點中畫上句點,回甘無窮。 ...

2025.01.08

減碳ESG

總統大選倒數一週,由多個環團組成的台灣氣候行動網絡(TCAN)於12月12日舉辦記者會評比三黨候選人的氣候政見。TCAN指出,三位候選人都未提出有野心的2030年減碳目標,侯友宜、柯文哲甚至交出白卷;能源配比方面,侯、柯納入核電的可行性低,且COP28聯合國氣候大會的協議草案並未納入核能。TCAN表示,三組候選人的氣候政見將彙整在「2024總統氣候政見放大鏡」網站,提供選民參照。 2030減碳目標 誰提的數字夠? 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接近尾聲,台灣總統大選也邁入倒數一個月。在「2024總統氣候政見放大鏡」網站發布記者會上,TCAN盤點候選人減碳目標、碳定價、電力結構、再生能源、產業轉型、公民參與、公正轉型等七類氣候政見。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表示,三位候選人都未提出有野心的2030年減碳目標。侯友宜至今未表態,柯文哲副手吳欣盈受訪時曾提到2030年減碳40%,是否納入政見仍有待確認;唯一提出2030年目標的賴清德,維持既有政策的24±1%,太過消極。根據TCAN與美國合作的研究,台灣2030年應減碳40%才能達到淨零目標。 碳交易政見 候選人怎麼提? 碳定價方面,賴清德沿續當局做法,向業者徵收碳費、並給予優惠費率鼓勵自主減量;柯文哲則提出同時以碳費(或碳稅)及碳交易達到「多元碳定價」,並公開收入用途;侯友宜相關政見則付之闕如。 林彥廷表示,柯陣營「碳費用途透明化」方向正確,但以碳交易定價行政成本高、市場資訊亂,民間並不樂見;而賴陣營給予排碳者優惠,恐怕讓碳費形同「左手進右手出」,無法達到氣候收入歸還於民、減輕脆弱族群負擔的目標。 重啟核能有助於淨零碳排嗎? 三組候選人2030年再生能源配比為27至30%不等,與民間主張的40%還有差距;減煤期程方面,以侯友宜的「2040無煤台灣」最為積極,但侯與柯都在電力結構中納入核能,2030年核能佔比為12%及10%。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指出,侯、柯政見意味核電廠須延役,但目前核一已除役,核三延役申請已過大限,核二更因燃料池爆滿提前停機,「不是說重啟就能重啟」,候選人應向外界說明可行性,否則就是空談。...

2024.01.10

生活

2024年是台南400週年,全球知名的街頭藝術行動「紅球計畫」將在3月29日、一連10天,驚喜快閃台南10個地點。究竟紅球計畫是什麼?紅球又會在哪裡出沒?為何選這些地點展出,有哪些歷史故事? 紅球計畫是什麼? 紅球計畫有何意義? 紅球計畫2010年曾來過台灣! 2024紅球臺南展出10地點 紅球台南紀念品 2024紅球臺南展出景點特色&歷史 紅球計畫藝術家Kurt Perschke是誰? 紅球計畫是什麼? 「紅球計畫RedBall Project」是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創作的街頭藝術,這個作品被認為是世界上運行時間最長的街頭藝術行動,從2001年開始,至今已遊歷過全球四十多個知名城市。 作品的表現方式是將一顆15英尺(4.5公尺)高、充氣後重達122公斤的紅色氣球,固定在城市建築物門廊、橋梁、露台等場所中,創造出令人驚喜的畫面。在長達二十年的歷程中,Kurt Perschke堅持,每座城市紅球只會造訪一次,且通常一個位置只會展出一天。 紅球計畫20年來,已經在四十多個城市現身。來源:紅球計畫官網(https:redballproject.com) 紅球計畫有什麼意義? 藝術家Kurt Perschke說,紅球展出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因為當紅球出現在城市中任一個角落,總是能吸引人開心的與它互動,而迸發出源源不絕的想像力,為城市發展出不同故事。這些由紅球、城市空間與人群共創的行動,就是「紅球計畫」獨一無二的創作價值。 紅球會「卡」在城市建築之中,形成有趣的景觀。來源:紅球計畫官網(https:redballproject.com) 紅球計畫來過台灣嗎?2010年紅球台北 這不是紅球計畫第一次來台,2010年時,Kurt Perschke就曾帶著紅球「6日環台北」,走過西門町電影主題公園、松仁路、剝皮寮、新光三越信義店、台北當代藝術館等地。 2010年,紅球計畫就曾經登台。來源:紅球計畫官網(https:redballproject.com) 2024紅球臺南展出路線:時間、地點 紅球將在3月29日登場,一連展出10天至4月7日。 日期 地點(點按連結可開啟Google地圖) 展出時間 329(五) 風神廟接官亭 12:00~18:00 330(六) 永樂市場-五條港及運河區域 11:00~18:00 331(日) 台南公園念慈亭-燕潭及文元溪區域 11:00~18:00 41(一) 國立成功大學未來館-德慶溪流域 11:00~18:00 42(二) 安平古堡-海岸沙洲區域 10:00~17:00 43(三) 台南市美術館二館-福安坑溪流域 11:00~18:00 44(四) 河樂廣場-五條港及運河區域 11:00~18:00 45(五) 新化街役場-山海樞紐 10:00~17:00 46(六) 竹溪公園月見橋-竹溪流域 11:00~18:00 47(日) 大南門城-福安坑溪流域 10:00~17:00 2024紅球台南3月29日開跑!來源:黃偉哲臉書 2024紅球臺南紀念品 只要在「任1個紅球展出點」+「2個新藝獎展出點」掃描QR code集點,集滿即贈特製紅球胸章一枚,在20個新藝獎展示空間都可以兌換! 3月29日~4月14日至「紅球臺南|瑞波波」LINE官方帳號開通集點卡,即獲得1點,再前往任3個「紅球展出點」或「新藝獎展出點」集點,集滿4點可兌換「紅球臺南胸章一枚」。數量有限,兌完為止。 活動時間 集點卡集章期間:20240329~20240407 兌換胸章期間:20240329~20240414 兌換地點 20處新藝獎展出點 台南晶英酒店1F外賣中心/茶薈 台南晶英酒店4F水晶廊 T-Bar茶薈知事官邸 幸福製造所x小覓秘 趣活藍晒圖 2024紅球臺南展出景點特色、歷史簡介 1.接官亭 來源:黃偉哲臉書 接官亭是清朝時期,台灣府城的重要入口。過去往來交通不便,進入府城必須輾轉換乘多種交通工具,接官亭是為了接待遠道而來的官員而設立。巨大紅球因而選在接官亭,作為台南展出的首站。 接官亭後方的風神廟,是全台現存唯一主祀風神的廟宇,風神特別受到漁民和航海業者尊崇,也是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風神廟與接官亭同樣都為市定古蹟。 2.永樂市場 來源:黃偉哲臉書 永樂市場坐落於國華街和民族路口,是日治時期的防空用地。二戰後,逐漸形成攤販聚集地,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小偷將偷來的賊物帶來此地交易,老台南人因而稱這裡為「賊仔市」。 而後,台南市府在此地興建台南第一座綜合市場,座落的民族路三段過去叫永樂路,市場因此名為永樂市。過去市場1、2樓都是攤商,因2樓常失火,消費者也不習慣上樓購物,就被改建為住宅區。 現在,永樂市場和國華街是台南小吃一級戰區,可以跟著紅球一起到永樂市場來一場小吃巡禮。 3.台南公園念慈亭 來源:黃偉哲臉書 台南公園1917年開園,因兼作熱帶實驗林,園內樹種繁多,2018年被登錄為文化景觀。台南公園裡的燕潭,是文元溪的源頭,在清領時期時,台江內海的貨物可以沿著文元溪至此地販賣,形成市集。 念慈亭是1990年統一企業創辦人吳修齊為了紀念母親,而捐款修建。巨大的紅球,將擠進這座傳統涼亭裡,畫面一定非常有趣。 4.成功大學 來源:黃偉哲臉書 國立成功大學前身是1931年日治時代的「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二戰後改制為「臺灣省立臺南工業專科學校」,1946年底升格為「臺灣省立工學院」,1971年改制為國立成功大學。 在1950至1960年代的美援時期,成大與美國普渡大學合作,不只革新高等教育,也對成大的校園建築工程產生重大影響,成大未來館就是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還在2016年登錄為台南市歷史建築。經歷百年時光的成大校園與歷史建築,將和當代的紅球展開什麼精采對話? 5.安平古堡 來源:黃偉哲臉書 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現在安平古堡的位置上,興建了熱蘭遮堡壘。目前安平古堡園區內殘存的古城牆「臺灣城殘蹟」,見證了台南400年的水文地理、歷史發展。 6.台南市美術館二館 來源:黃偉哲臉書 南美館二館的位置在福安坑溪的流域上。在變為美術館之前,這裡曾是一座台南富紳的宅邸,還是日本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駐紮與病逝之地。1923年,這裡見著了主祭能久親王的神社;二戰後,改作忠烈祠,後於1960年代末拆除。 同一位址,又興建過室內體育場、公園、地下停車場。直至2019年,台南市美術館二館在此開館,成為市區中純白的一道景色。 南美館二館由日本建築師坂茂、台灣建築師石昭永共同打造,建築線條簡潔明晰,有著高低起伏的層疊階梯,就像是城市裡的小山丘,讓人們在其中悠閒的穿梭。 7.河樂廣場 來源:黃偉哲臉書 河樂廣場於2020年開放,此地過去是1980年代台南最繁華的區域「台南中國城」,但隨著都市發展、商區轉移,台南中國城漸漸沒落,造成都市景觀和治安問題。 重建以「潟湖及自然都市」為概念,設計親水遊憩區,以水回應此地曾為「運河盲段」的歷史。並保留部分台南中國城的建築樑柱,西起環河街、東至康樂街,取名河樂有闔家歡樂之意。 8.新化街役場 來源:黃偉哲臉書 新化歷史街區是台南的歷史街區之一,新化舊名「大目降」,位於新化丘陵與嘉南平原的交界地帶,是當地的農產品集散中心和行政中心。 因為開發早,建築保留了從漢人墾植、日治到戰後各時期的歷史樣貌。新化老街上,有一整排典雅的洋樓,見證了歷史。 新化街役場建築建於1934年,是當時的新化街公所,戰後沿用為新化鎮公所至1996年。1999年曾為了興建地下停車場,將整座建築完整搬移到附近空地,停車場工程完工後再搬回原址。2002年,「原新化街役場」公告為歷史建築。 9.竹溪公園 來源:黃偉哲臉書 德慶溪、福安坑溪和竹溪,由東向西流過台南。雖然竹溪位於台南府城城外,但往西能夠銜接四鯤鯓古運河,因而成為台南連通外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月見橋」漂浮在竹溪上空,以竹子的生長型態設計,鋼梁結合木構桁架取代橋墩,在空中畫出一道優雅的弧線。 10.大南門城 來源:黃偉哲臉書 Kurt Perschke選擇府城的「大南門」作為紅球臺南的終點站,慶祝台南400年、迎接2025年的府城建成300週年。 台南府城「大南門」又名「寧南門」,是清朝臺灣府城的14座城門之一,是台灣僅存擁有「甕城」(加強城門防護的半月型城牆)的城門。2020年,大南門登錄為國定古蹟。 紅球計畫藝術家Kurt Perschke是誰?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出生於芝加哥,目前在紐約布魯克林生活和工作。以雕塑、視訊、拼貼畫、劇場設計和公共空間作品聞名。 Kurt Perschke在2023年12月造訪台灣,探勘台南的歷史街區,並選定10個紅球的展出點。來源:「紅球臺南」臉書 資料來源:紅球臺南、RedBall Project 核稿編輯:林易萱 ...

202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