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買退休宅、生前契約不稀奇...搶搭銀髮服務商機,先搞懂「4種老人需求」 因為工作關係,2013年起,我開始大量訪談提早做退休準備的消費者,深談他們對於未來老後居住地點的選擇、居家空間的考量。但研究還沒結束,我卻已物色好鄰近醫院、大公園、捷運站出口的20坪無隔間電梯房,貸款買下,立志做個不給女兒添麻煩的輪椅老人。 隔年,老公說「女人活得比男人久」,怕他顧不上,我因此再添一筆年金險。去年,老媽術後恢復不良驟然離世,作為長女,領家人辦完喪事,順道把我自己的祭祀牌位一併預立完畢。現在,正物色生前契約,最好是由病到死處理一條龍,免得我女兒日後費心。 相較正在職場上發光發熱的同輩朋友,有人問我「動作是不是太早了點?」我的看法是,人生就是一場生老病死的旅程,在有能力的時候做好準備,更能活得沒有牽掛。這不只是主觀感覺,更是客觀事實。 從人口結構面來看,目前台灣總人口數約2,360萬,眼前5年是榮景,2024年起將一路萎縮;50年內,預計全島人口數減少超過600萬人。與此同時,65歲以上的人口急速攀升,到了2043年,將一舉突破700萬,是現在兩倍有餘,這個700萬以上、佔總人口逐步攀升至40%的銀髮軍團,也將穩定維持直到2065年。 毫無疑問,這將牽動龐大的銀髮經濟。根據智榮基金會2018年調查,40-60歲受訪者,認為家人或老或病需要照護,是眼前最大的生活隱憂。強烈的照護焦慮,來自環繞這群「未來老人」的三重壓力。首先,他們放棄仰賴兒女照護的奢望,必須自立自強;再者自己老眼昏花、腿力退化、慢性病上身等各式初老徵兆,不得不認真看待老化、養成健康生活習慣;三則面臨「初老照護老老」之累,特別是曾照顧失智、失能長輩的家屬,經歷長期身心困頓,無意把照護重擔往下傳承的心態特別強烈。 該份數據也顯示,其中,15%未來老人,父母已經不在;70%正著手協助家中長輩備老,包括增進父母健康、改善養老居家環境、培養其自主生活能力等。更有34%,把養生保健列為個人必要且不可省的例行性花費。可見,目前尚屬壯年世代的未來老人,因大半經歷長輩老病死苦,激發他們提前備戰老後的風險意識與消費行動,就像我一樣,提前給自己準備老齡電梯公寓並物色生前契約。 這個現象背後直指的是,現在老人與未來老人的需求呈現高度連動性,看似兩塊市場,其實相互環扣。不過,如果你的企業打算投入銀髮商機,我建議,除搞懂現在老人和未來老人需要的關聯性,更要摸透阿北和阿桑的心。 智榮基金會2017年,一份針對全台各地50-100歲、超過3萬名填答者的需求調查顯示,中高齡族群最需要解決的生活困擾,第一是能自己打理生活34.6%,例如用火用電意外、做家事受傷風險;其次是吃得健康營養30.8%,例如食安辨認難;第三才是有效就醫診斷27.8%,例如候診拿藥等太久、找不出病痛原因等。再以年齡差異分析,75歲以上老長輩,深感安全走路是最大困擾,例如人行道路不平、上下樓梯費力等。 需求看似多元,但用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看即能明白,飲食營養與有效就醫,正是最底層的生理需求;自理生活、寸步難行的困擾,則是人身安全需求。要操作最大化的老人市場,回歸基本是第一步,規律健康習慣、自理生活、解決無法避免的生理弱化,不但有市場量,也有長期經營的利基點。只不過,老病死解法源頭是醫學,處理中高齡消費者的升級版剛性需求,產品與服務研發得有專業作為支撐,才賣得動、賣得久。 這份大樣本調查結果同時揭露,因生活型態與社會心理需求差異,中高齡男女需求大不同,除前述三大需求外,男性更加在乎健康風險的掌控,女性則在打理生活和交流學習呈現雙高的比率,顯示在操勞家務的同時,女性更想多多外出活動。 阿桑老姐們較活躍愛趴趴走,付費學習的消費力道較強;至於阿北大叔,不是花費不起,而是要讓他們覺得錢花下去,精氣神都有感回春。 不管質化訪談或量化調查,都顯示銀髮商機確實龐大值得各行各業投入,但必須劃對重點的是,得先做出消費者分群,「現在老」的大朋友需要以醫學專業為基礎的服務,「未來老」的中年朋友打算添購的,則是能讓家人免擔憂的第二人生安全感。再來是切入性別差異,譬如阿北愛健康、阿桑重生活和交流。千萬別被老人市場的「老」字給騙了,身心、家庭與社會關係變化,才是影響銀髮族消費決策的真正關鍵。 責任編輯:黃雅苓 核稿編輯:洪婉恬 ... 2019.06.04
職場 人生最可怕的就是「有事做」!每天勤奮工作12hrs重複作業...懂3招才有機會升等 每天早上9點到公司,打開Outlook開始收信、回信,接著開會、開會、再開會,接著用那些瑣碎的時間打個電話,找人討論事情,處理一些行政工作,看看手機,時間已經是晚上8點了,晚餐還沒吃,等等回家路上買吧。每天都很匆忙,每天工作內容都雷同,每天都超過8小時,要說充實嗎?總覺得缺少了些什麼。 這不知道是多少職場工作者的生活寫照,最少我看過許許多多的人,是這樣子在過生活,很忙碌,但不知為何而忙,也不知忙完後可以獲得些什麼,這個狀況跟前陣子有個朋友跟我提到的:「人生最可怕的就是有事做。」 如果你現在沒工作,你會慌,你會想辦法快點找份工作,但是當你有工作,有收入,然後時間也被填滿,你反而不思考。 看到這中間的差異嗎?如果你整個禮拜沒事做,為了打發時間,你可能會考慮看韓劇、社交活動、運動、看書、打電玩等等,你會保持在一個思考的狀態,想辦法安排一天24小時的時間,扣掉睡覺的8小時,你有絕對的自主權來安排剩下的16小時,這16小時我稱為自主時間,給你一年的時間,我相信365*16小時,足夠你精通1到2項技能了。 但我知道多數的職場工作者都不是如此,你一天最少都有8–12小時的時間花在工作上,扣掉睡覺8小時,你的自主時間剩下4–8小時,你成長的速度肯定比不上一天有16小時自主時間的那些人。多數人都是受雇於人,所以白天的時間很大一部分都是去完成公司的任務,在這個現實條件下,你能做的就是如何讓白天的時間有更多收穫。 從前的自己,總會用工作排滿日常的時間,每天就是工作工作,上班工作,下班繼續工作,週六休息,週日繼續工作,因為當時我總相信,努力的工作一定會得到最好的回報,或許,這對剛出社會3年時的我是這個樣子,但滿了3年後,這個作法會出現很大的致命傷。 剛出社會時,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熟悉,你只要花時間在工作上,一定會有所收獲,你每天跟別人討論事情,你都會從資深人員身上吸收到新知,你每天寫程式採地雷,你總會更清楚如何玩這遊戲,你每天被客戶洗臉,你總會愈來愈懂得如何應付你的客戶們,但傻頭傻腦的埋首工作的時間,3年,足夠了。 有玩過線上遊戲的人都知道遊戲裡通常有個新手村,這村莊裡面是讓新手練功跟解任務的,新手村的主要目的是讓你掌握遊戲的基本操作,解一些基本任務、打打最低等的怪練幾個等級,一旦踏出新手村,若非任務需要,玩家通常不會再回來了,為什麼?因為就算你繼續在這邊練功,也得不到更多的經驗值了。 一樣的,若你不斷的重複那些無法讓你累積經驗值的工作,你也不會再成長,你必須跟遊戲一樣,隨著等級的提升,你應該去挑戰水平相當甚至略高於自己的任務與怪物,這才能給你更豐碩的回饋,你的等級才會升得快。 時間管理教你妥善的安排自己的時間,為手邊的工作事務排好優先順序,但我認為更重要是,你要讓你真的想做且該做的事降臨在你的待辦清單中,如果該做的事不在清單中,你也只是在一些瑣事中挑選相對優先與相對重要的事情來做,所以從現在起,建議各位思考一下現在的工作是否有讓自己成長,把讓自己成長的事情盡可能列到待辦事項中,並付諸實行。 說到這邊很多人可能會開始提出疑問,「我也想做能學到東西的工作內容啊,但老闆要求的不是這些啊。」、「現在的崗位就只有這些事情做,根本沒有我想學的東西啊。」、「其實我不知道那些工作才能讓我真的學到東西。」,面對這些問題我的建議與回覆大致如下,也一樣提供給各位參考。 務必定期做自我檢討 當我們發現埋首工作所得的成長很有限時,我們也該開始思考如何更有效的工作,更有效的學習,以獲得更大的成長,我忘了我是哪時開始養成「跟自己開會」的習慣,說是開會,其實也只是一種不定期的內省與檢討,在與自己開會時,我會問問自己:「你最近做了些什麼?」、「有哪些值得誇耀的?」、「有哪些做的很糟糕的?」、「接下來的目標是什麼?」,後來我養成每一年會回顧全年的成果的習慣,這也算是給自己做個全年度的總檢討吧,總檢討的時間,其實看到的都是結果了,重要的是過程中跟自己開會後的調整,這些調整包含的項目通常是哪些呢? 1.該加強的項目,例如專業知識、技能、經驗,又或者是心態… 2.加強的實際作法,例如看書、實作、跟專家討論、去上課,又或者去幫別人上課笑 3.時間的調整 其實沒有太多步驟,因為步驟太多反而讓我很難執行,第一項,該加強的項目,通常是看我現在的工作內容,或者我期望的工作方向,有時候我們接受的任務內容不見得總是有挑戰性,有些我們駕輕就熟,做起來就稍嫌乏味;有些我們很陌生,那就處處充滿挑戰;有些工作很喜歡,吃苦當吃補,做起來自然滿滿的成就感;有些工作討人厭,打斷牙和血吞,也只能默默地嚥下去。 但我們自己應當要清楚自己想發展的方向,想補強的技能,例如5年前當我開始從產品研發要進入推廣行銷工作時,我認為自己在行銷上的知識與技能都需要補強,又或者去年,我想要在簡報技巧與授課技巧上更精進,這些就是我透過自我會議中檢討出來的方向。 第二項,加強的實際作法方面,多數屬於知識類的項目,我第一個動作都是先買30–40本該領域的書籍,好好的看,看完之後在工作上用用看,或者直接準備成課程在公司內部分享,像我的簡報與授課經驗就是這樣累積來的,週末有時也會去幫人家上上課,多年前只能講一下午的課,後來進步到可以講1天,現在簡報課程我可以講3天,專案管理的課程可以講6天。 第三項,或許也是最重要的一項,一整天的時間就這麼多了,如果要塞入自我學習的時間,那時間的規劃勢必要調整,我首先調整的是工作的時間,但要如何調整才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表現呢?過去我總習慣「做更多」,這個習慣一直沒有改變,但在這些額外的事情中我要挑選對自己成長和成就有幫助的來做,其他的項目就必須捨棄了。 這樣子,我每天可以多出1–2小時。然後在接受別人的請託上,過去我很阿莎力,人家需要幫忙我眼睛眨也不眨就答應了,讓自己變成上班工作,下班也工作,犧牲自己的時間來幫忙別人,現在我則會先把時間先排好,晚上是自己學習的時間,只能排入有限的事情,在衡量自己的時間與事情的重要性後我才會決定是否幫忙,我想學會拒絕,也是我這幾年收獲比較大的部份。 我想學的跟老闆要求的不同 如果你希望磨練PM的技能,但你現在是個工程師或者行銷專員,老闆要求你做的工作也都與此有關,那怎麼磨練PM的技能呢?首先,能否負責該工作跟你是否掛該職稱沒有直接關係,是否學習PM的技能,跟你是否真的掛PM title無關,你能對一個專案的交期負責,那你就能稱得上是一個PM,下次有機會時就自己要求去負責某個案子吧。 另一種做法是想辦法讓你老闆把你想做的事情當成部門的事情,首先你要說服大家你想做的事情對團隊是重要的,並表達願意負責這個新任務,這個做法在我工作的這10多年內我很常用,前期花較多時間溝通,但接著就很省力了,對自己、對部門都有好處,真的太棒了。 目前崗位上沒有我能學的東西 可能的原因是你在一個不適合你的工作崗位上,那就趁早轉崗吧,別在一個無法成長的崗位上一直待著,否則最後你連離開的勇氣都沒有了。 我不知道那些工作才能讓我真的學到東西 我先假設大家最少都是認真在工作,但對未來比較迷惘,所以也不清楚其他工作才能讓自己真的學到東西,而且還是自己有興趣想學的,我一樣舉線上遊戲的例子,在RPG劇情中段,通常地圖的四處你都可以隨便去,各地的怪你也都可以隨便打。 有時候你會走到一些先前沒走過的地方,遭遇到比自己強很多的怪,你會因此被擊敗再重來,下次你就會先避開這個區域不走,不斷的去找尋一個好練等的地方,在這過程中你可能會掛掉幾次,但最終你還是會找到一個適合練功的地點,如果,你找尋工作的過程也像遊戲一樣,死掉可以重來,那你會不會更安心的去嘗試呢?我想多數人的答案是會的。 要解這個問題也不難,你可以以兼職或業餘的方式去從事各種工作,這樣一來你不需要直接換一份工作,但又能體驗到該工作內容,是個極低風險的方案。我過去用這樣的方法嘗試了講師、數位行銷、教練等多種不同工作內容,其中有幾項都成了我的專長,我個人非常推薦這個做法。 責任編輯:黃雅苓 核稿編輯:葛林 ... 2019.05.14
焦點 數十億利益恐成肥肉引各方覬覦 企業家族憂醫療財團法人「大權旁落」 據了解,遠東集團目前家族捐贈財團法人,持有集團企業股權比率最高,以遠東新(遠紡)為例,亞東技術學院、徐元智醫藥基金會... 2018.01.26
生活 超推薦 百大良醫 這一百三十一位醫師分布在十一個科別,年紀最大的是七十六歲的耕莘醫院顧問醫師林瑞祥,專長糖尿病治療;年紀最輕的是三十一歲的亞東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邱彥霖... 2008.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