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她遇中年職場危機「被退休」,發現:55歲是最早適合退休的年齡,因為⋯ 很多人到了中年,最擔心的事就是職場危機。是的,那時還真的被我遇上了。當時的狀況,並不是公司突然發紙箱給我並收回門禁卡那樣的情節,而是持續一段時間溫水煮青蛙、慢慢進行的。組織異動後面臨空轉,終走上離職一途。 2017年決定從職場退出之前的幾個月,有天中午休息的時間,看到手機上推播樂活大叔施昇輝先生的《走過失業,我喜歡現在的人生》書中的一個段落。那時我還不認識樂活大叔,不過那篇網路推播的文章,吸引了我的目光。 當時公司內部有一些組織的異動,書中施先生描述離開工作前在職場的處境,竟然和當時我的處境有些類似。我仔細讀著那篇文章的每一個細節,像是施先生在公司的最後一個尾牙,他的團隊被安排在柱子後面看不到舞台的地方,那些文字在我當時看起來怵目驚心,我想著,下一個尾牙,會不會我也被安排到柱子後面去了? 又撐過了幾個月,事後回想起來其實是浪費人生的職場空轉與虛耗。我是公司的開國元老,作為改朝換代後的前朝遺老,我已經撐得夠久了;再說,那幾年常常會聽到像是「薪水太高」這種必須檢討的事項,我意識到環境的不友善。 49歲那年,我選擇主動「被失業」 有天,當真的有同事被人資找去討論減薪的事之後,我主動找了人資,離開了工作超過10年以上的公司。離職生效的那一天,我剛滿49歲。 我還記得那時人資面色凝重地問我:「妳確定要這樣?」我很篤定地說「對!」 也許當時要硬撐也不一定不可以,我看過不少人在職場上可以絕處逢生。以前曾有長官一度被貶到專員室,過了幾年竟然奇蹟似的不但翻了身,還扶搖直上。等我聽到長官說起這段陳年往事的時候,他已經是董總級的人物;這樣的人生挫敗,已經能當作講古,津津樂道說給我們聽。 我沒能在職場更加發光發熱,不過我這一介丟了名片的阿桑竟然也能上了媒體、寫了書,因此,誰知道當年硬撐下去圖個溫飽,就一定會不行?情勢總是不斷在改變。 其實我也總是這樣勸著來諮詢是否該退場的讀者,不要急著決定,再觀察看看。那是因為我經歷過退休後的不適應期,真心覺得在一種好的氣氛下離開工作,會讓你的退休銜接好上許多。 只是當年的我,就是厭惡那種已經醞釀了好一陣子的虛耗,我這個乖乖牌,決定就這麼灑脫一次。保持耐心是苦的,但果實是甜美的 離開職場並沒有眷戀,只是率性決定離開之後,還是度過了一段適應退休新身分的時光,在抓不到新的生活重心的失落感中,上演過離家出走的劇碼。 那麼幾歲退休比較好呢?如果工作順利,我想我並不會特別思考這個問題,也許就天經地義地工作到65歲了。 有些人可以記得幾十年前發生的事情,描述起細節,好像就只是昨天的事。我則相反,記性很不好。 到了退休後4年多,有次偶然和我的姊姊聊起來,當她說,「妳40歲左右的時候就在講不想工作,想要退休了。」我驚訝地說,「有嗎?」 我自己都忘記了,我一直認為自己很熱中於工作,經她這麼一說,才想起來,真的有那麼回事。 那一年公司經歷了一次改朝換代的組織變動,當時的變動給了我更大的舞台,將近10年間,我的薪資又成長了50%。但是,組織調整後產生的摩擦一直沒有撫平,想起來,不少時間浪費在無謂的競逐與猜忌。 我撐了下來,又過了將近10年才真正走到職場的最終點。那這10年間我有生不如死嗎? 有時候你覺得前面一片黑暗,沒有路了;但如果你沒有放棄,或許山窮水盡的盡頭其實還有路,堅持過去,上天會給你回報。 經過我姊姊這樣一說,我覺得好險40歲的時候沒有衝動,這讓我49歲退休的時候雖然也是突然,但有了比較合理的退休條件,不管是經濟面或是生活面。有句話,「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保持耐心是苦的,但是它的果實是甜美的)」。 如果你正覺得工作或是生活中哪些事考驗著你,再保持耐心一下,也許一溜煙幾年的時間過去,回頭望,你也能從中看到這些辛苦的經歷帶給你的價值。 55歲應是最早適合退休的年齡 那麼,幾歲退休比較適合呢?退休後重新思考,我認為最早適合退休的年齡是55歲。 這個年紀還不至於這裡痠那裡痛,我和老公從年輕的時候就喜歡背著背包去自助旅行,這個年紀退休應該還可以進行好幾年;另一方面,55歲是政府提供銀髮服務的起始年齡,應該也算把這輩子受過的教育發揮到對得起耗用的社會資源了。 做他想做的事;家裡大小費用由我來搞定,包括保母費、幼稚園費用,一路又支應了兒子的私立國中到高二的教育費用。當然到我退休之後,家用的部分就轉由先生負擔,而我則負責個人的開銷,算是一個接力賽的家庭。 如果可以在55歲退休的話,兒子已經念完大學或研究所,是可以開始工作的時間點,我的這項任務可以有比較完整的結束。 *本文摘自Smart智富出版《提早退休說明書》 {DS_BOX_37659} 責任編輯:湯明潔核稿編輯:陳柏燕 ... 2024.06.15
焦點 《怒嗆人生》掀熱議!看A24如何把「中年困境老梗」拍出艾美獎大熱門? 《怒嗆人生》(BEEF)是Netflix最新推出的影集,由編劇兼劇本設計師Lee Sung Jin領銜打造。《怒嗆人生》劇情大綱故事背景很特別,開始時是2個陌生人在行車糾紛事件中相遇,此而成為互相傷害的敵人。愛美是成功的女強人企業家,丹尼則是努力謀生的零工,他們在一次看似簡單的停車糾紛後,發現彼此之間的相似之處。 《怒嗆人生》這部影集深入探索現代人的心理健康、道德議題及生活壓力,提供一個後勁十足的故事,讓觀眾思考自己的行為與情感。 我認為這部影集精彩之處,主要是劇情的紮實度足夠,人物刻畫也精細,核心概念不複雜,以傳達心靈探索為主軸。更重要的是《怒嗆人生》雖然是幽默風格,但也融入深度的議題,讓觀眾在歡笑中獲得許多的省思。 這篇文章屬於「無雷影評心得」,所以不會寫得很深入,以免暴雷,以下我就根據導演手法方面來做一些分享: 1.《怒嗆人生》劇情結構 這部劇的劇情結構相當紮實,編劇在劇情的設計做出層次。觀眾會隨著劇情,發現編劇細心在故事線上做的堆砌,對角色的刻畫越來越深,並一步步解答觀眾心中的疑問。導演也採用非線性的敘事結構,透過不同角色間的回憶、夢境、閃回片段等手段,巧妙的串聯故事情節,讓觀眾感受到「出奇不意」的驚喜。 《怒嗆人生》一開始就強調愛美和丹尼如何應對抑鬱和憤怒管理。愛美習慣讓自己保持微笑,假裝她能夠掌控一切,但內心卻有一個洞,不論是金錢、女兒和丈夫的愛都無法填補。與之對比,丹尼一直在努力謀生,但生活卻總是充滿了困難和挫折。 在大部分的篇幅中,他們都將自己的問題、感受到的痛苦歸咎於對方,使得自己越來越容易發脾氣,不擇手段採取的報復行動,包括:撒謊、欺騙和操縱親近的人,我認為這是編劇、導演在探索人性方面很突出的亮點。 他們都需要正視自己的問題,思考為何會產生這樣的情感。《怒嗆人生》主要在深入探討角色們的心理健康、人類道德和日常混亂,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劇情核心概念在於,儘管2位主角的生活看似截然不同,但他們的內心深處都擁有共同的渴望,卻因為童年創傷產生的報復心態,陷入無止盡的對抗。這種設計能讓觀眾反思,自己的生活是否有類似的情況,學會避免在處理衝突和情緒時,陷入怨恨循環中。 2.《怒嗆人生》情感呈現 這部劇探討角色間的情感紛爭,導演可能運用多種手法來表現角色的情緒變化。例如:在角色情感高潮時使用快速剪輯和急促的節奏,以突出強烈的情緒;在情感低谷時可能使用靜態鏡頭和緩慢的節奏,凸顯角色的內心掙扎和困惑。 如同前面一點提到,編劇導演在挖掘角色心境時,有一定的順序和節奏,不會一下子就把角色情緒與內心戲都呈現出來。當觀眾看完前面的集數,認為角色抱持著想法A;但隨著劇情推進,觀眾會驚訝原來角色的動機與自己的想像不同,而且意義更為深遠。 3.《怒嗆人生》角色塑造 《怒嗆人生》對塑造角色刻畫很細緻很入微,導演運用透過角色的對白、動作、表情等方式,呈現角色的性格和內心情感變化,也會大量使用視覺符號、具象徵寓意的物品等,暗示角色的心理狀態。 我很喜歡飾演愛美的演員,她以其幽默風趣和機智的演技,將角色的情感層次和矛盾心理展現得淋漓盡致。讓觀眾在笑聲中,更能深刻體會角色內心的掙扎與煎熬。 《怒嗆人生》的2位主角不斷的在報復與反報復間循環,這過程非常刺激。我喜歡編劇透過2位主角的復仇戰,探討衝突解決和情緒管理的重要性。讓觀眾不禁自問:說不定自己也是愛美或丹尼。 4.《怒嗆人生》幽默元素很高級 《怒嗆人生》的黑色幽默是本劇的精華,編劇運用幽默風趣的對白、導演用場景和動作,以緩解2位主角的情感壓力,在緊張的情節中讓觀眾得到些許放鬆。而且這些黑色幽默設計的很高級,巧妙的穿插在角色的衝突中,不會讓人覺得過於刻意,反而在衝突時提供不一樣的心靈感受。畢竟,誰說心靈探索的故事只能走嚴肅路線? 5.《怒嗆人生》攝影和音樂 《怒嗆人生》在畫面與音樂呈現上,運用不同的技巧和風格來營造情感氛圍。例如:運用暗色調或高對比的光線,強調角色的內心矛盾和心理變化;導演大量選用90、00年代,適合情境和角色情緒的經典樂曲,透過音樂的節奏、旋律及歌詞,增強觀眾對角色的投入,為充滿張力的戲劇與情感起伏提供支持。 6.《怒嗆人生》拍攝角度和選景 導演運用不同的拍攝角度及選景,營造角色的情感、突顯故事重點。例如,使用特定的拍攝角度,帶出角色間的權力關係、感情關係;也會選擇獨特的場景,加強情感氛圍,例如:以荒漠為場景,呈現出2位主角的無助與恐慌。 7.《怒嗆人生》編排和節奏 《怒嗆人生》劇情發展不算快,而且故事的後勁需要時間發酵。好在導演運用跳切、快速剪輯、交叉剪輯等方式,避開劇情拖沓的情形,也營造出劇情節奏和情感張力。即便劇情好像只有推進一點點,但觀眾還是能感受其中的緊湊感,再加上這部劇的劇情是不斷的堆砌,每一集都創造新的衝突與報復行動,讓觀眾保持著緊張和興奮的情緒。 總體來說,《怒嗆人生》是一部值得推薦的影集,透過獨特的劇情設計、演員的精緻角色詮釋、深入探討的情感紛爭和幽默風趣的對白,為觀眾呈現一場充滿戲劇張力和衝突的復仇大戰。 《怒嗆人生》探討的衝突解決和情緒管理的議題,也為觀眾提供深刻的啟發。很適合有過情緒暴走、對人生感到困頓的觀眾,或許藉由《怒嗆人生》的故事,讓你學習用不同角度看待這些令人厭煩的人、事、物。 {DS_BOX_35313}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