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發現客人不滿的真原因!一個飯店故事教你,如何讓主管記住你的貢獻 在電梯剛問世時,能夠引進電梯的飯店不多,原因是除了安裝電梯所費不貲以外,電梯的速度也出奇的慢。 有間飯店的總經理為了解決問題,把各個部門的主管都抓來開會,希望透過腦力激盪找出解決「客人覺得電梯太慢」的辦法。 前台部門的就開始說:「我們可以幫忙導流,讓客人走樓梯,節省時間。」房務部門說:「還是我們註明電梯要等待多久?讓客人提前知道?」工程部門說:「我們應該升級系統,讓電梯速度變快!」 後來發現,大家的方法雖然都可以,卻沒有真正解決到客人的痛點。 因為,行李員在送行李時跟客人聊天得知,客人覺得電梯很慢,是因為「等待的時間很無聊」。 行李員把這個意見向上呈報給總經理,總經理才知道,應該要解決的問題不是「電梯很慢」,而是客人「等待緩慢電梯時的無聊感」。 於是,總經理決定在電梯內外裝上鏡子,讓客人們可以在等待的時候有事情做,像是照鏡子整理衣服等。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客人不再抱怨電梯很慢。 電梯速度很慢的問題,在沒有花費大量金額升級的情況下,就被解決了。 想要解決對的問題,得先問對問題 看了剛剛的故事,是否也覺得似曾相似? 有時候大老闆看到某個極端客戶抱怨的例子,就馬上動用所有資源來解決問題。結果,弄半天卻解決錯了問題,事倍功半。以下這些方法,能幫助你在職場上解決對的問題: 1.問5次為什麼,打破砂鍋問到底 5個為什麼是一種由豐田公司創立的分析工具,透過不斷追問「為什麼」來找到問題的真正根源。重點在於對事不對人、避免責備,專注於系統或流程的缺陷。 使用五問法的關鍵是「逐步限縮問題範圍」,而不是無限發散。這個過程就像在剝洋蔥,應該是越剝越小,慢慢聚焦問題。 以電梯的問題為例子,不好的問法是,「為什麼客人一直抱怨?」 好一點的問法是,「為什麼客人會覺得電梯速度太慢?他們抱怨的內容除了速度以外,還有其他的回饋嗎?」 如果套用五問法就會像是這樣: 問題1:電梯速度太慢,客人抱怨。為什麼?答案:因為等待時間長。 問題2:為什麼等待時間長會引發抱怨?答案:因為等待時無事可做。 問題3:為什麼無事可做是一個問題?答案:因為客人感到無聊。 問題4:為什麼無聊是問題的根本原因?答案:因為無聊讓時間顯得更漫長。⋯⋯ 這樣一來就可以抽絲剝繭,不再讓問題停留在表面。 2.魚骨圖(Ishikawa Diagram),從大方向延伸出小問題 有了大方向後,就可以利用魚骨圖將問題拆解成多個小項目,系統化分析問題,進一步探索可能的癥結點。 以「客人覺得電梯太慢」為例,主軸是「電梯速度慢引發顧客抱怨」,魚骨圖可以從以下幾個大方向切入: 1.設備 電梯的運行速度設計本身較慢。 維修頻率不足,導致電梯運行效率下降。 電梯使用老舊技術,無法升級。 2.環境 電梯等候區沒有足夠的座椅或設施讓客人舒適等待。 等候區內缺乏視覺或娛樂設備,容易引發無聊感。 電梯所在樓層的使用流量過高,造成長時間等待。 3.人員 客人不了解電梯的運行情況,缺乏等待的心理準備。 飯店員工未積極引導或分流客人使用樓梯等其他選項。 4.流程 未設定高峰時段的使用規範,例如分層搭乘或限制載重量。 電梯運行的呼叫優先規則不明確,導致無效率的運行。 客人呼叫電梯的按鈕設置不夠智能,無法優化調度。 透過這樣拆解,我們可以看到「客人覺得電梯太慢」並不僅僅是設備問題,還可能與環境、流程和人員有關。 也有助於找到更有效、成本更低的解決方案,例如:增設鏡子讓客人分心、調整電梯運行優先規則,或在高峰時段採取分流措施。 魚骨圖:以電梯的問題為例子。圖表製作者:Peter Tu 3.3G原則,到現場觀察一次 最後一種我會利用的方式是:到現場走一遭,親自觀察驗證問題的可能性。像我出差的時候會強調顆粒度的概念,直接坐在一線員工旁邊觀察流程,看看他們怎麼處理事情。 其實這個又稱作為 Gemba(現場),是源自於日本的管理概念,尤其在精實製造中被廣泛應用,意思是到問題發生的地方,或實際到現場去觀察。 核心概念在鼓勵管理者親臨現場觀察,透過3G原則*找出問題,不要只會坐在電腦後面單純的靠報告或數據作決定。 *3G原則:去真實的地方(Gemba)、觀察真實的事物(Gembutsu)、收集真實的事實(Genjitsu)。 延續電梯的例子就會是: 現場觀察,拆解時間的顆粒度:親自去電梯區,記錄高峰時段人流與電梯運行細節,看是否符合標準。 事物分析,拆解流程的顆粒度:檢視電梯按鍵使用頻率、樓層等待時間的實際數據,是否與住客抱怨一致,是否有無效停靠的情況發生。 事實回饋,拆解使用者體驗的顆粒度:與客人對話,了解等待過程中的情緒和需求,從中發現心理層面的影響。 一起使用這2種方式,可以驗證問題的癥結點,然後把等待經歷拆解成「按電梯後的時間流逝」、「人群聚集的心理影響」與「樓層停靠設計」等來找到可能的解決方案。 找到問題癥結點之後,才考慮怎麼解決問題 透過上述的方法,我們可以逐步找到問題的真正癥結點。例如,使用五問法深入挖掘問題的本質,使用魚骨圖從不同角度列出問題的來源,最後再透過現場觀察進一步驗證假設與事實。 這些方法的目的是協助我們定位到真正的「Why」,而非停留在問題的表面,減少解決錯問題的損失。 以上3個過程強調了一個關鍵:解決對的問題,遠比單純解決問題重要。如果我們沒有精準的找到癥結點,為了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就會空浪費資源,越搞越糟。遇到問題時利用上面的方式順一次思考流程,多做幾次對的決定,主管就會記得下屬的貢獻。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5.01.16
財經 輝達營收亮眼股價卻跳水,投資人不滿意什麼?3重點學看財報門道 ▌作者簡介:國際之男,曾親身參與數百萬台幣的天使投資到數百億美元的收購案。台灣出生,旅居中、美。目前經營「國際之男—Man lives in offshore 」粉絲專頁、「The Bottom Line」電子報,著重剖析文化差異、職涯發展及國際金融經驗,希望透過持續的拋磚引玉,讓台灣被更廣大的世界看見。 快速講一下Nvidia財報: 1.首先要定調投資人對輝達的預期是什麼 如果是股價十幾塊的時候,營收增長可以是它股價上漲的燃料;但當股價從低點上漲十幾倍以後,投資人要的是「實現獲利的能力能否提升」。 這也是AI產業走到今日,投資人最主要的顧慮:我們知道AI已經在路上了,問題是獲利模式到底是什麼? 2.營收增長、毛利率下跌代表什麼? 如果一間公司營收增加、毛利率提升,大概會很符合投資人的認知:公司正處在良好的發展階段。 如果一間公司營收下跌、毛利率下降,這大概也很符合投資人的認知:公司正處在衰退階段。 問題在於,如果2項指標不一致的時候呢?比方像輝達這樣:營收增長、毛利率下跌。 要解讀這個現象,首先你必須跳脫會計數字,拆解出營收到底是什麼?毛利又是什麼?拆解後你才能明白,營收增長但毛利率下跌的可能性有哪些,又代表什麼市場展望。 3.未來比過去更重要 公布的財報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財測。輝達第二季(其實是財報年2025Q2)的毛利率75%,看似沒有很差,但問題是預估全年(FY 2025)毛利率落在74%~76%,這問題就大了。 輝達前兩季(FY 2025 Q1Q2)的毛利率分別是78%、75%,加起來是153%;全年預估毛利率是76%,乘以4等於304%。 304%的預估扣掉已實現兩季的153%,剩下151%,平分給未來2季,表示未來半年毛利率最好也只有75.5%。 而這還是最樂觀的預估,如果用預測下緣74%去計算,則未來半年的平均毛利率可能只有71.5%,這會讓投資人對AI的可持續獲利能力打上更大的問號。 「財務分析就是國小數學程度,加上博士等級的商業理解能力」 上面這段話,是我很喜歡的某個頂級外資分析師在某次演講時說過的話,這十幾年下來,我深感認同。 如果你只是quote財經數據、但看不懂背後意義,那財報對你來說就沒有太多意義,甚至未來AI都可以做得比你好。 但如果你看得懂財經數據背後的商業本質,同一份財報,就會像天龍八部蕭峯手上的「太祖長拳」一樣,可以發揮出截然不同的威力。 *本文獲「國際之男」授權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倪旻勤 ... 2024.08.29
生活 韓劇《The 8 Show》在演什麼?上線不滿一週就衝上排行2!5點解析、演員一次看 Netflix韓劇《The 8 Show》一上線就引起廣大關注,這部由柳俊烈、千玗嬉、朴正民等人主演的漫改劇。和《魷魚遊戲》同樣是「玩遊戲拿獎金」的題材,卻有截然不同的玩法,不但不會死人,獎金還會無限增加,甚至還可以「躺著賺」! 不過當然沒這麼容易,過程中也發生了許多無法預料的轉折,在人性貪欲的種種激盪中,引爆意想不到的結局。 《The 8 Show》解析1:角色沒有名字 在劇中,所有人的名字以樓層為代稱。來源:Netflix 《The 8 Show》主要角色就是參加遊戲的8個人,大多數時候他們都沒有名字,只會以「樓層」互稱。照樓層排序,分別是裴晟佑、李周英、柳俊烈、李烈音、文晶熙、朴海俊、朴正民、千玗嬉,就像是他們在這裡只剩下階層,是誰不重要,彼此也不需要了解對方的背景。 雖然每個人多少都會揭露一些回憶片段,但都不那麼全面,主要還是聚焦在遊戲場域中的互動與人設。這個設定,也體現出就算不知道對方的姓名、背景、過去做過什麼,也能產生情感連結,讓階級和關係重新洗牌,這是現在許多實境秀喜歡玩的概念。 《The 8 Show》解析2:雜揉諸多前作的遊戲設定 來源:Netflix 如果看過夠多懸疑遊戲題材的作品,就會發現《The 8 Show》的遊戲設定,可能參考了非常多前人之作。像是「越高樓層資源越多」的概念,可能源自於西班牙科幻驚悚片《絕命大平台》;把人關在一起「邊搞事邊賺取高額獎金」,則讓人想到米澤穗信的推理小說《算計》;「用時間來購物」的概念,近似亞曼達塞佛瑞主演的科幻片《鐘點戰》;用高於外界的物價購買物資,簡直就是《賭博默示錄》中的地下世界;還有取悅觀眾獲得報酬、增加通關有利條件,先前在「櫸坂46」主演的日劇《殘酷的觀眾們》也玩過好幾輪。 這類的作品發展至今,其實已經沒什麼新鮮概念了,但只要做出有別以往的融合,就有可能成為一部新的好作品。 《The 8 Show》解析3:諷刺滿滿的故事 來源:Netflix 也許點開《The 8 Show》的人,是想看到驚險刺激又狗血、充滿血腥暴力的遊戲,雖然以上要素都有符合,但儂編覺得這部作品最重要的是其中的諷刺。現實中,有些人就是投對胎,天生擁有豐厚資源,時間比一般人還值錢。只要付出少量的勞動,甚至不用勞動,戶頭數字就會增加。 參加遊戲的人都是想要圖謀翻身的機會,沒想到就連玩遊戲、拿獎金都沒有「公平」,選到高樓層就可以成為這個世界的主宰。同樣的時間過去,他們拿到的錢就是比較多。遊戲中還建立起階級制度,底層只能當奴隸,想要翻身是難上加難。遊戲的種種安排,激盪出荒謬的故事,讓這個遊戲即使不殺人也很變態。 《The 8 Show》解析4:千玗嬉演出最驚艷 來源:Netflix 雖然《The 8 Show》的主角是柳俊烈,但他其實比較像是個旁觀者。雖然柳俊烈一向是演技保證,但這次反而是其他配角演員帶來的演出更讓人驚艷,尤其是千玗嬉,再度拾獲一個讓觀眾記住的角色。 千玗嬉在劇中瘋狂、變態、對任何事都無所謂,就這樣每天主宰著一切,遊戲中的許多drama是她一手造成,但又像觀眾般戲謔的在旁邊看戲,操弄著一切又事不關己。她直到結局,都不算真的有遭到報應,仍然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另外,李烈音飾演的4樓牆頭草、李周英飾演面惡心善的2樓姐姐,還有裴晟佑飾演令人產生許多投射的1樓底層男,就連文晶熙飾演看似很路人的5樓大姐,在劇中都有驚人反轉,讓人印象深刻。 《The 8 Show》解析5:翻身就像做夢 來源:Netflix 《The 8 Show》的結局安排,給人一種無法翻身的無力感。最底層的1樓原本以為存到了換房間的機會,結果只是拿到1張說明書,彷彿被詐騙集團騙光積蓄。這讓他徹底暴走,最後為了賺取更多時間鋌而走險,燃盡自己的生命,什麼也沒了。 1樓的結局有如在告訴觀眾,即使有「躺著賺」的機會,你也不一定是能翻身的那個。最後甚至給了一個很後設的彩蛋,角色是一位導演的7樓,把參加遊戲的過程寫成劇本拿去找製作人,還評論了一下結局的安排,接著強調「一切都是假的,純屬虛構」,製作人還戲謔的表示「說不定還會有第二季」。 *本文由「Bella儂儂」授權轉載,原文出處:Netflix《The 8 Show》5點解析!柳俊烈、千玗嬉「變態獎金遊戲」諷刺滿點,遊戲設定可能參考「這些作品」? 延伸文章:Netflix韓劇《Cashero》正式開拍!男神李俊昊化身死要錢的「鈔能力」英雄,搭檔金慧峻、金香起一同拯救世界燒腦程度直逼《想見你》?韓劇《背著善宰跑》8大看點:熱血粉絲金惠奫穿越時空拯救偶像邊佑錫、少女時代俞利驚喜客串!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4.05.25
焦點 4億投資打水漂?國產車自製率新制,為何讓三陽怒退車輛公會?還原爭議始末 三陽成為至今第一家而且是唯一一家敢公開對自製率規範表達不滿的車廠,其他車廠是都沒有意見,還是不敢有意見... 2024.12.03
國際 數位部「點子松」巡迴展前中興大學 生活中的滿意及不滿意,都能成為好點子契機! 你是否有過生活中遇到不便,心想「如果能夠怎麼做就好了!」的念頭?你知道嗎,一個可能改變現況的idea,在這個時刻已經快要出現了!為廣納全民對數位發展的想像與期待、實現開放政府精神,數位發展部推出第三屆「點子松」,徵求結合AI想像的2040好點子,5月2日在台中國立中興大學進行徵件說明會,並搭配好點子巡迴展同時展出。 第三屆「點子松」競賽的第三場校園說明會在國立中興大學展開,國立中興大學產學研鏈結中心中心主任張健忠中、數位發展部代表林煒智右、第二屆「點子松」競賽得獎人林雅瑩,分享參賽經驗、鼓勵同學參賽。 數位發展部代表林煒智也以興大學長的身分重返母校,鼓勵學弟學妹從生活經驗來發展好點子。他認為點子的來源就在我們生活中,就像是在宿舍跟室友聊天,不需要有特別的技術背景,而是透過討論、發想、合作,最初的異想天開或許就有機會在多方合作下,能夠成真。 Googjob品牌創辦人林雅瑩則以第二屆點子松競賽得獎者的身份,分享參加點子松的經驗,就像是鼓勵她做夢、讓夢成真的過程。在這個做夢的過程,雅瑩想像自己是科幻片的導演,提出未來的預知,說不定現在做不到的好點子,哪一天就真的實現了!此外,雅瑩表示參與競賽可以認識來自各種不同背景、但都對未來有願景的人,她也因為點子松而認識了很多願意跳出框架思考的高手。 與「點子松」徵件同時推出的【點子創未來‧未來超感知】好點子巡迴展,在國立中興大學從5月2日展出到11日,以充滿生活感與學生宿舍情境的風格,展出前兩屆點子松競賽從近3,500個點子中選出的23件作品。 第三屆「點子松」徵件活動即日起至7月15日截止,不分年齡、國籍,個人或團隊皆可投件,每人或每隊投件數至多3件,而且線上投件時間只要花4分鐘,寫完投件者名字,以及點子的標題、內容、輔助圖像上傳即可。 與「點子松」徵件同時推出的【點子創未來‧未來超感知】好點子巡迴展,在國立中興大學從5月2日展出到11日,以充滿生活感與學生宿舍情境的風格,展出前兩屆點子松競賽從近3,500個點子中選出的23件作品。【點子創未來 未來超感知】好點子巡迴展與徵件說明會,將持續在北、中、南、東部大專院校推出,包括中原大學、國立聯合大學、逢甲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國立臺東大學等校,展出日期、點子松投件等資訊可至點子松網站查詢。 ... 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