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不會

共有 10000 則相關文章

職場

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禮,言將行其言也,則就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成事者要有足夠的耐心 因為工作關係,我經常會跟一些事業上比較成功的人接觸。我發現,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不是他們的學歷夠不夠高,或者是機遇夠不夠好,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於他們做事時是否有足夠的耐心。 我之前認識一位企業高管,他空降到一家大型公司做副總,當時這家公司的經營狀況很不好,管理方面也是一塌糊塗。他到那裡幾個月的時間,一直就在梳理和完善各種制度,時常感覺很無力。 有一次,他跟我聊起這個狀況,說自己想離職,在這個公司做得比較吃力。我們認真溝通了一下,我發現他作為一個公司的管理者,在當前的工作中比較缺乏耐心,針對公司中的很多問題,總是希望一步到位的解決。我認為,這一點他做得不太理想。 不管我們做任何事,能夠一步到位的很少,必須一點一點的去攻克面臨的困難。而一個成功人士的成熟程度,很重要的標誌就在於他願意花多長的時間周期去計算得失。時間周期越短,就越急躁、冒進、焦慮;時間周期越長,就越從容、淡定。 亞馬遜公司CEO貝佐斯在1997年時曾經給股東們寫了一封信,其中有這樣一句話:「一切都要圍繞長期價值展開。」你對自己越有信心,對現在就要越有耐心。 孟子:3種情況可以當官,3種情況必須離開 在《孟子》一書中,孟子的學生陳子曾經問自己的老師:「古代的君子,都是怎樣做官的?」 孟子一直不太喜歡做官,但他對做官這件事卻頗有見地。他認為,有3種情況可以當官,有3種情況必須離開。 第一種情況,就是國君能夠以禮相待,並且表示會實施你的主張,這時可以做官;但如果只是保持禮貌,每天對你客客氣氣的,卻不去實施你的主張,那就離開吧。 第二種情況,就是你剛任職時,國君沒有採納你的意見,但對你一直很禮貌,這時也可以繼續留任,因為以後可能還會有機會採納你的意見;但如果國君對你連禮貌都沒有了,說話也不客氣了,那就應該離開。 第三種情況,也是最不好的一種情況,就是你的日子朝不保夕,吃了上頓沒下頓,國君看到了,說:「哎呀,他說的那些事我沒法推行,他的建議我也不想聽,但讓他在我的土地上挨餓,這是我的恥辱呀!」於是趕緊派人給他送點糧食,讓他能夠度日,這種情況也可以接受,但你也僅限於混口飯吃,勉強生存而已。 在孟子看來,君子入仕有以上3種境界,最底層的境界就是活著就好,相當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當中生存需要的那個層次。解決了生存需要之後,再向上一層,才會受到尊重,這一層相當於馬斯洛理論中的尊重需要。再向上一層,不但自己會被國君以禮相待,自己的觀點還會被國君採納,抱負還可能會實現,算是馬斯洛理論中的最高層次——自我實現的層次了。 但我們也發現,最後一個層次對國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同時對入仕的個人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成大事者該有的格局 這裡就容易出現一個誤解,很多人認為,自己要做一件事,那麼周圍的人都必須配合自己。如果周圍的人不支持,或者暫時沒有按照你的提議來實施某些策略,你就像孟子說的那樣,一生氣不幹了,這是不行的,也不是一個成熟的人該有的格局。 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一個國家要推行某種政策,或者是一個人要成功的做一件事,都不是一個單一的問題,可能會關係到很多其他的客觀因素。 比如,你想在公司裡推行一個策略,首先要結合公司當前發展的實際情況,其次要結合公司中人員的實際情況,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到市場狀況、社會大環境等客觀因素。 並非某個策略好,在其他公司效果明顯,就一定適合你所在的公司。而你要做的,是努力說服自己的上下級,大家齊心協力去解決這些問題,推動這個策略慢慢實施,帶動公司的發展。如果身邊的人不同意、不支持,你立刻就撂挑子走人,那麼就算你再有雄才大略,也不可能發揮出來。 所以,我在把《孟子》這本書讀了幾遍之後,發現孟子的觀點有個很大的癥結,就是本質上不信任那些諸侯國的國君。一旦發現這些國君身上展現出他不滿意的地方,他就想離開,換一個國君繼續推行自己的理論。 但實際上,一個人真正要做事業的話,還是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就像曾國藩能創建名震天下的湘軍一樣,他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有耐心,即使遇到很多阻撓,他也能不斷重複那些複雜的事情,把那些複雜的困難一個個攻克,這樣的人才能成事。 *本文摘自平安文化《權變:通曉《孟子》成事法則,駕馭不確定的世界》 {DS_BOX_37757}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4.07.02

職場

現在的職場上無論哪個世代,都開始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前陣子104人力銀行發布一份「經理人動向與職涯大調查」報告,調查2023年上班族工作價值觀調查發現,從4年級生到9年級生的上班族,「工作與生活平衡」都排在最重視工作價值觀的前10名。報告提到,這是過去的調查所未出現的現象,尤其經理人中,有66%認為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非常重要。 近期,我在協助職場工作者解決求職、轉職,或是職場困擾時,也發現有越來越多人把「工作與生活平衡」列進目標。 許多職場工作者擅於管理工作進度,卻不擅於管理自己的能量或精力,在工作上耗盡心力而不自知。當工作占據80%的時間,嚴重影響自己的生活,接著開始在情緒、睡眠、健康、自我認同、工作價值等面向,出現失衡的情況,連帶影響到工作表現和績效。 比起追求工作生活平衡,你更需要照顧自己 小莉是一位品牌行銷主管,除了負責新產品的行銷業績,還要管控預算,還要煩惱績效、團隊運作、各種會議及培育關鍵人才等事項,占據了小莉的大量時間與精神。 每當她從會議室出來,天都已經黑了。那些需要專注思考的策略規劃,就得繼續加班、或把工作帶回家做。日復一日,小莉覺得自己越來越疲累,工作上也常提不起勁,專注力好像也不如以往,更是常常感到焦慮、煩躁。 某晚,小莉明明很累、卻徹夜難眠,看到朋友們分享出國旅遊的照片,才驚覺她好像很久沒好好休息了。以往她每年都安排出國旅行,現在居然連周末休假日也在想著工作的事。連自己很重視的自我學習成長也沒有多餘的時間跟精神進行,因此懷疑是不是自己的成長停滯了,甚至認為自己的工作能力不如以往了。 小莉述說這些困擾時,眼神充滿了疲憊。 我問小莉,「如果你的手機電力只剩5%時,而你有重要的事情要聯絡,你會怎麼辦?」 小莉說:「當然是趕快充電呀!」 我:「如果當下無法充電,你要做的是關閉高耗電的App,好讓你用那僅存的5%電力趕快連絡吧。你可以想像,當你埋頭在準備重要提案時,忽略了筆電的電量,做到一半忽然沒電,連存檔都來不及⋯⋯。」 小莉聽到這,馬上驚呼,「提案資料沒存檔,這是多可怕的一件事啊!」 平時不離身的手機,都有電量管理機制,因此我們也可以試著用「能量管理表」,為自己設立能量補充機制,例如: 當能量剩40%時,就要意識到自己需要補充能量了。 當能量低到20%時,將高耗能的事務延後到下次能量充足時再處理。 當能量低於10%時,需要緊急充電。 5個步驟,讓你建立專屬充電站! 我建議,以以下5步驟協助諮詢者調整自己的狀態,並建立專屬個人的充電站。 寫下目前工作與生活的失衡的情況,以及對生活造成的影響。 設定「工作與生活平衡」目標,包含理想的平衡狀態會是如何,以及達成此狀態的能量占比。 盤點各項日常事務,以及每一項需要的電力。 設定電力提醒機制。 透過「能量管理表」,規劃在各能量階段的可執行事項,以及補充能量的方式(如下圖示): 來源:彭建文、楊珮君提供 1週後,小莉很開心的跟我說,她仔細盤點自己的工作項目及所需能量,發現原來有很多事都耗掉太多自己的時間跟能量,於是她調整這些工作的執行方式,並把能量管理表貼在辦公桌前,讓自己更有意識的補充自己的能量。 持續1個月後,我再次跟小莉碰面,她跟我分享除了工作更有效率外,還能在下班後保有能量、做她喜歡的事情,像是運動、學習、帶毛孩散步、跟家人朋友聚餐。我很開心看到她又重新充滿了活力的眼神。 「為自己設立能量界限與補充機制」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事,工作與生活不一定可以完美平衡,但當你好好照顧自己,讓自己維持穩定的狀態,就能讓工作與生活的狀態更和諧。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