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一輩子

共有 2902 則相關文章

財經

艾瑞克·羅伯格(Eric Roberge)是一位在美國金融界打滾20年的專業理財顧問,多年來他替不少客戶管理資產,更致力為他們累積財富,確保每個人終生金錢無虞。 2013年,艾瑞克開了一家資產管理公司Beyond Your Hammock,公司總部位於波士頓,專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理財諮詢服務;同時他也經營自己的Podcast節目《Beyond Finances》,為大家提供致富秘訣,並經常在全美各地進行演講。 他的客戶通常是30到40歲、年收超過50萬美元的夫妻、薪資結構複雜的專業人士、以及擁有大量存款的人,也不乏一些企業家。 艾瑞克的理念是:「希望客戶能在年輕、健康且渴望充實生活的時候,就有足夠的錢可以去體驗人生。」 長年下來他也發現,如果客戶希望在享受當下生活的同時,還能累積到足以支撐餘生的財富,通常會給對方這4個金錢建議: 1. 為變化做好準備計畫 人生無常,沒有人可以預測未來會出現什麼變數。因此艾瑞克認為,每個人的退休計畫一定會隨時間改變。 現在的你,和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後的你,可能有著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和需求。艾瑞克認為,一個有效的長期理財計劃需要考慮到人生目標、價值觀、優先順序和環境變化。 他首先會建議客戶,在經濟能力有餘裕時存下更多錢,而當你收入狀況不錯時,也不要急著追求生活品質,或增加不必要的開銷,而是將多餘的資金拿去投資,讓財富得以增長。 其次,他會建議客戶對未來抱持謹慎態度,避免對未來的收入太過樂觀,做出不切實際的假設,他建議大家生活成本會比預期更高,這樣的保守預估有助於應對不確定的變數。 最後,在作出重大財務決策時,要選擇能以較低成本反悔的選項,例如,避免太早買房,或買進太多需要長期投入的投資標的。讓資金保有一定的靈活性,可以讓他們根據需求調整計劃,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變化。 2. 增加收入的多元來源 艾瑞克認為,累積財富最快的方法,就是增加更多收入來源。 無論你想做什麼,都需要錢來負擔未來選擇的生活方式, 你不可能永遠只依靠一份工作薪水。 他坦承,自己的理財觀念已經從「盡早退休」逐漸變成「平衡人生與財富目標」,這讓他既能存下一部分收入,還能有錢享受當下人生。 艾瑞克在過去十年中積極儲蓄,將30%至40%的收入拿去投資,讓他現在有更多的靈活性來運用資金。同時他也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經營公司,透過業績成長來增加收入。 雖然這並不容易,成功也沒有統一的攻略或法則,但艾瑞克強調,「增加收入來源」,是不可忽略的致富方式。 3. 過度節儉難以致富 很多人以為存錢就要省吃儉用,但艾瑞克卻不這麼認為。 儘管節儉可能致富,但效益有限,難以靠勤儉累積財富。畢竟,能省下的錢有限,如果你只專注於儲蓄,更會錯失資產增值的機會。 相較於過度節儉,他更鼓勵客戶專注於投資策略,建立能夠隨著時間增值的資產組合,可以更有效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 況且你會漸漸發現,無法永遠只依賴一份薪水來支撐生活。無論是出於自己的選擇,還是因為健康狀況,你最終會需要尋找其他收入來源。 因此,儲蓄和投資是不可或缺的理財策略。即使在未來失去工作收入,客戶仍能依賴資產的增值來維持生活品質。 4. 制定投資策略:讓財富增值 要累積財富,不光是節省開銷,還需要明智進行投資: 選擇適合的投資工具 根據目標和時間來分配資產 了解投資成本對回報的影響 透過多元化組合分散風險 考慮賦稅的影響 避免投機和市場時機判斷等錯誤 艾瑞克認為,投資是實現長期財務目標的核心,而關鍵在於,「一個穩定的投資策略,往往比頻繁更換策略來得有效。」在創造財富的道路上,大家常常忽略「持續投資」的重要。 年輕的投資人可以承擔更多的風險,選擇較具波動性的投資工具,例如股票;而年長的客戶,則應涵蓋更多穩健的投資標的,如固定收益的債券,或投資於穩定的房地產。 無論是投資理財,或是規劃職涯、創業或發展副業,選擇並堅持一個適合自己的策略,才能真正為財富增長奠定基礎。 資料來源:Bussiness Insider、Beyond Your Hammock 核稿編輯:吳和懋責任編輯:林易萱 ...

2024.09.16

財經

我們專訪過各種蒐藏奇人,蒐藏藝術、古玩、樂高和玩具,但第一次,遇到一位蒐藏樹的狂熱者。 台中久樘開發董事長陳梓旺愛樹疼惜樹成痴,更以蒐藏老樹聞名。全台各地許多因為道路拓寬、房屋改建而面臨砍伐命運的老樹,都由陳梓旺救起,移植至他的土地上。「如果因為要改建,樹被砍掉,真的會捨不得。」七十六歲的陳梓旺,講起樹眼裡發光,「我真的是愛到卡慘死。」他不買新苗,各地搶救回來的老樹環繞潭子區公司總部。除了請人定時澆水修剪,沒有刻意的庭園造景,土地風貌依照老樹自個兒決定。 {DS_BOX_37727} 久樘開發的總部大門口,有一棵巨大茄苳,樹腰綁上紅綾。這個紅帶子是董事長陳梓旺親手綁上的,他回憶初識這棵大樹的那一天,是斗六市公所預備整治老村落,約一千兩百坪土地上,一棵五百年的老茄苳挺立,面臨可能被砍掉的命運。 「如果沒人願意幫忙移植,樹就會沒了,朋友都知道我愛惜樹,叫我去看一看。」陳梓旺抵達那刻,看見這棵枝繁葉茂的老樹,心中生起愛惜之情,他仰頭看樹,開始對樹說話:「老茄苳啊!今天認識是我們有緣,我想帶你回台中,我們那裡有供奉媽祖,附近環境不錯,希望你待在那邊,能比原本更活潑。」 陳梓旺走向園中一棵直徑一米寬的金龜樹,撫著老樹上的樹瘤,感受繁茂枝葉庇蔭的清涼。攝影者:林韋言 認識老茄苳三天後,陳梓旺找來拖板車、吊車再赴斗六。他在樹腰小心綁上紅綾,希望這位新朋友一路平安。待一切整頓完畢,將樹挖起抬上車時已經是傍晚時間,「一上車發現慘了,超長、超重、超高。」拖板車寬二米四,但是樹幹足足有三米六。但大樹已經起身,只能一路緩慢前進。那天傍晚啟程,清晨七點才終於抵達台中潭子,原本只需要一個小時的車程,卻足足耗費超過十二小時。 「說起來真神奇,樹種下去以後,立刻下了一陣大雨,隨後天空乾乾淨淨,好像在為樹洗塵一樣。」彷彿樹木有靈,這棵老茄苳開始在潭子住了下來,因為樹型珍貴且具有保存價值,還被台中市政府列管照顧。數年過去,如今老樹仍然巍然挺立,時常有鳥棲息,枝葉發展出恣意的繁茂,有種靜謐迷人的美麗。 感念大樹庇蔭的童年時光 拍攝現場,攝影在老茄苳枝幹前後架起了梯子,希望能為陳梓旺與他鍾愛的老茄苳合影。陳梓旺一踏上梯子,周圍眾人嚇傻了眼,連忙喊著注意安全。「我可以啊!放心沒問題。」他身手矯健爬上高梯,坐在粗大的枝幹上,驚動了幾隻蜥蜴奔走,老樹看起來已經很久沒有跟人如此親密接觸了。陳梓旺一派輕鬆,神情像回到青春時期。 房內可以看見樹幹穿過,景觀相當特別。來源:久樘開發提供 樹也Villa園區內,看過去整片綠意。來源:久樘開發提供 陳梓旺愛樹也敬樹,起源自國小畢業的隔天,他回憶那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凌晨兩點半就起床了,我跟父親去草屯做生意,賣爆米香。」暑熱時節,父子倆四處兜售爆米香,熱了就躲進榕樹的樹蔭裡繼續做生意,「有那棵樹,突然工作輕鬆很多。」已經是超過六十年前的往事了,陳梓旺還記得樹旁的冰店、爆米香的味道,還有那棵給他依靠的大榕樹。「大樹,就好像聚落裡的守護神,樹木有靈,真的一直保護我。」 陳梓旺平日話不多,他低調、待人謙和、律己並講求生活規律,但講起樹卻怎麼也說不盡。他買地多半為了種樹,除了潭子的公司總部,鹿谷、后里、新社的大小土地上都種滿了樹,規模最大的是新社一萬多坪的土地,光是羅漢松就至少兩百棵。還有學校因改建需要砍除上百棵龍柏,陳梓旺一口氣全載回種在自己的土地上,以一棵五千元捐給學校當作教育經費。為了讓更多人靠近樹和土地,他還打造出著名的「樹也Villa」,這間位在苗栗以樹聞名的高級旅宿空間,耗時四年只蓋四間房間,為了保留土地上的原始樹木,所有房間圍繞樹木進行設計。 尊重這片土地的先來者 久樘總部現場,有日據時代就有的桃花心木、櫸木、吉野櫻、銀杏、黑松、金龜樹,甚至有整片的樟樹林。幾乎每一跨步,都是不同樹種。哪棵幾歲、來自何處,陳梓旺一一細數。走到院落深處,他講起正逢結果時期的百香果,數十隻蚊子飛出,周圍陪訪的同仁紛紛閃避,他還開心的介紹起:「我們這邊什麼都有,走一走當運動也很愉快喔!」 身邊人知道他愛樹也蒐藏樹,若遇到因道路拓寬、屋宅改建,有老樹待救援,第一時間一定向他通報。他會親訪現場,仔細端詳樹,「其實都是緣分,有緣才能跟我回到土地上。」怎樣的樹算是有緣?「這沒辦法講,但有時看了就知道了。」移植一棵樹,拖車、吊車最低費用從三萬元起至數十萬,買樹又是另一筆錢。一棵樹他最多出過三百萬,超過就不再強求。 久樘開發總部的空拍圖,園區內大樹全是陳梓旺的蒐藏,沒有特別的景觀設計,只為每棵樹選個適合伸展的好位置。攝影者:林韋言 「也有過人家喊價破千萬,說樹型多珍貴,不買就沒有了。」他愛樹成痴,但不隨波逐流、亦不理睬任何漫天抬價,「如果樹願意跟我走,自然能成。」人與樹的感情,雖然無價但也不能過度,他明白強求終不可得的珍貴。 「先的先,後的後。」陳梓旺說,他奉行一生的座右銘是記得那份先來後到,以及被照顧的心情。台灣的土地上,大樹始終是先來者,其後才是人。 ...

2024.06.27

職場

身為一位經常到各大製造業工廠輔導的顧問,我的日常工作,就是協助廠商診斷出「為什麼產能下滑?」以及「為什麼效率低落?」等症狀,並開出藥方。 上週,我在一家肉品加工廠協助包裝產線改善時,作業人員需要打開塑膠袋,把醃漬好的雞腿排裝入袋中,而且必須以10片為單位,5片一列、10片兩列擺放整齊後,再折疊塑膠袋多餘部分,最後才進行熱壓封口並送去急速冷凍,準備出貨。 為了排列整齊,人員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來微調位置,使產線需要投入4名人力才能夠滿足訂單需求。因為跟公司已經合作多年,有一定默契,我就問現場的課長:「這是要交給哪間客戶的?」課長說「這個喔,是給連鎖餐飲通路的門店使用。」 這個回覆,我越想越不對勁!因為,若是提供給餐飲通路,當袋裝醃漬肉品送到店內,要使用時得先解凍退冰,內場人員再剪開袋子準備料理。 但,袋子剪開後,雞腿排不就瞬間亂掉了?既然如此,幹嘛要像部隊集合一樣排列整齊,只差沒有「向中看齊」? 為了探本溯源,我先去追殺生產製造單位,再跑去問業務單位,但打破砂鍋問到底得到的答案,卻是:「是客戶開發人員的要求!」 這個回覆差點沒讓我暈倒,想說,貿然答應客戶端的要求,辛苦的可是將一支支雞腿排排列整齊的第一線人員。 在顧問及公司經營團隊的苦口婆心勸說下,客戶終於不再堅持雞腿排要「標齊對正」。這個結果,讓產線僅需2個人就能滿足訂單需求,也讓每小時人均產能提升近100%的成績。 你說,這種改善是來自於第一線的努力嗎?不全然是,它是製造單位敢於嘗試、業務部門勇於溝通,再加上生管願意調整、品管再三確認的成果。 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僅是悶著頭苦幹實幹而已,需要抬起頭看、並大膽提出質疑:客戶要的東西,真的合理嗎? 員工聽話照做,效率反而大打折扣 三年前我也曾在L食品廠看到,他們交貨給高級日本料理店的海苔,需要有人在最後包裝完成時,用草繩繫上一個漂亮的繩結,讓整體產品展現出的高級感更為強烈。 然而,光是人工繫繩結,就需要花費許多工時跟技術性。結果,L食品廠的業務人員帶著現場改善的請託,前去詢問北部各大日本料理餐廳的師父,赫然發現一個殘酷事實:廠商引以為傲的漂亮繩結,其實送到客戶手上時,就輕易地被剪刀喀嚓一聲剪斷。 任何產品在設計階段,就能決定整體成本的7成,因為後續的生產製造都是依循著設計概念去進行的。所以,當我們想要進行改善來優化流程、提高效率,千萬不要對事物失去興趣,覺得什麼事都是理所當然。 諸如:「客戶要求的」、「前輩說就這樣做」、「老闆是對的」這樣的理由藉口(或組織慣性),往往是改善流程的最大阻礙。因此,企業經營者一定要不厭其煩的問「為什麼?」,反而能夠觀察到更多浪費與改善可能。 敢問為什麼,會讓工作抓對重點 同樣的概念其實也非常適合各種工作場景,我看過太多問題往往來自於不溝通、不清楚就悶著頭苦幹實幹,結果努力換不到效益,事後再來感慨「錢真難賺!」 所以,我建議廠商,提高產能、效率其實不難,關鍵要常常以下這4個「why問題」,找出拖慢營運的癥結: 你是B2B供應商,要問why,知道品質重點跟改善關鍵。 你是B2C供應商,要問why,知道客戶痛點跟價值所在。 你是流程一部分,要問why,知道角色價值與時間條件。 你是下屬對主管,要問why,知道交付項目與對象需求。 在肉品加工廠看完包裝產線的作業後,緊接著他們就開始進行模具拆卸的產品切換作業。這一次,現場主管就自己舉一反三地提出:「為什麼廠商設計固定用螺絲的位置要在那,我們同仁拆卸手還要伸進去很難做?」 很好!敢問為什麼,就能讓改善抓對重點,後續設備機台的新購或改造,就更能溝通討論出更適合我們的需求,進而讓我們的效率更快、品質更好,才有實力面對外在環境的嚴峻考驗! 責任編輯:林易萱 ...

2024.01.06

職場

五年級生郭健中,不僅是位救人救命的急診室醫師,同時還是一位導遊、運動教練,甚至是一位校長。是什麼樣的機緣,讓他在人生下半場,斜槓了這麼多不同的身份? 改變的契機來自於不安於現狀的心,在忙碌的醫師職涯中,他曾經按下暫停鍵,放飛自我一年、開拓視野。結果,不但重新找回當初行醫的初衷,更創立「不倒翁學校」,從救人救命的醫生天職,到找到「自助助人」的人生天命,也幫助更多銀髮長輩遠離輪椅、重獲新生。 從急診室出走,是為了找回行醫的初衷 「當醫生可以救人。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天賦,一個權柄。」懷抱著對醫師天職的憧憬,加上升學主義旗幟之下,郭健中很自然的走上學醫的道路。 進入臨床之後,開始對與人直接相關的臨床工作感到興趣,在實習期間,他以高級心臟救命術救助了一位突然病倒的學長,他才真正體會到醫生工作的意義。「急診工作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在第一時間,你可以決定別人的命運,扮演別人的天使。」 從此之後,郭健中一直在急診室工作,對急診的熱愛多年不減。 但一次次的看到醫師學長、同事在職場上倒下,讓他步入中年時,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除了身體因素之外,急診醫療常被濫用的情況,也讓我感覺失去了初衷。」他說。由於當時不想再被制度消耗,他選擇離開。 讓郭健中最難忘的是,他離職當天遇上了「八仙塵爆」意外事件。「在急診室最需要醫生的時候,我卻要離開了。」他回憶道,「我那時候給自己一個默許,就是我要找回當時行醫的初衷。」 暫停一年,開拓視野找回初心 在太太的支持下,郭健中離開醫生工作,展開為期一年的「無薪假」。這一年,他進入了導遊、運動教練的領域,開啟人生下半場的斜槓身分。 「我的個性比較開放外向,導遊可以跟很多人接觸,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比較陌生的領域。當你把自己放到一個陌生的領域裡時,可以體會到很多的不一樣的人生。」郭健中表示,在當導遊的那段日子裡,他認識了花蓮一群划獨木舟的「不老水手」,讓他知道什麼叫「要活,就要動。」 也在此時,原本是太極拳高手的95歲岳父,因為害怕跌倒須坐輪椅。他用健走杖陪岳父一起練習,2個月後岳父竟能自己再站起來!過程中讓他明白了「運動即良藥」,於是,幫助長輩扭轉坐輪椅的命運,讓他找回身為醫者,救人助人的初衷。 以健走杖運動創立不倒翁學校,遠離輪椅文化 透過陪伴岳父擺脫輪椅的過程,郭健中找回自己的天命,他出國進修學運動。回台灣後,在陽光基金會針對高齡銀髮族設立的陽光活力中心擔任運動教練,以健走杖帶著長輩們做運動、脫離輪椅的桎梏。 台灣的「輪椅文化」始自於害怕跌倒,也就是有些長輩原來還能行走,一旦開始坐輪椅,肌肉量減少、功能退化,往往半年後就再也站不起來。因此,郭健中特別針對「避免跌倒、增加防護、肌力再訓練」等長輩需求,以徒手運動加上健走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不倒翁健走杖運動系統」。 這套運動系統分為13個階段、每個階段4個動作,共52個動作,郭健中還開設運動指導員的培訓與認證課程,以推廣這套運動。同時,他創辦了「不倒翁學校」,讓學員們擔任校長、副校長,以親身見證,幫助越來越多長者運動,甚至擺脫輪椅重新再站起來。 為了讓健走杖運動更普及化,郭健中結合原鄉部落合作,自製「桂竹健走杖」;更進一步開發具備不同音調「笛子」功能的健走杖,好讓這項運動更陽光、更時尚、更適合旅遊,讓長輩們樂於其中,成為銀髮健身旅遊。 「五十而知天命。讓自己健康,也讓別人健康。」郭健中在中年轉換跑道,勇於從急診室出走,歷經導遊、運動教練,最終因運動即良藥,再次自己想做的事。 「我覺得人生有時真的需要慢下來,停下來並不是浪費,而是一種獎勵。也許不會馬上有答案,但日後你會慶幸有這樣的機會,去醞釀即將發生的美好。」 當面臨人生下半場的考驗與抉擇,不要因為害怕跌倒就不敢行動。就算跌倒了,只要保持熱情與初衷、做好準備,一定會再站起來,就像不倒翁一樣。 *本文獲「104職場力」授權轉載,原文:【設計第三人生】當急診室醫生按下職涯暫停鍵自助助人找回人生初衷|聽郭健中完整故事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4.03.30

職場

「本來以為到了40歲,我就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我至今依舊沒有房子,也沒什麼存款。」 「雖然升職成為主管,我的薪水依然沒有起色,還要夾在主管和下屬之間,多出來的只有疲憊感。別人都結婚生小孩了,我卻連結婚都沒個譜,真害怕我會孤單死去。」 「我比較晚結婚,所以小孩才7歲。等他成年時,我都要60歲了。要花的錢越來越多,甚至連每個月的基本開銷都很吃緊。活到這把年紀還這樣,真令人懷疑我的人生是不是走錯方向了啊。」 40歲的憂鬱,出自於到了這個年紀依然一事無成的慚愧。40歲前所抱持的希望,盡皆破滅,現實令人苦不堪言。 這個時代需要重新定義40歲的人 一般認為,四十多歲是最後一次傾注全力打造人生黃金期或站上顛峰的時候,所以40歲時做不到某件事,50歲時想必也無望了。因此,誰都不期待50歲或60歲,不把未來當一回事,不願追尋期望,生活當然過得焦慮緊張。 檢視四十多歲的成績單,看不出任何成就時,很容易認為自己只剩幾年能挽回。雖然急切不安在所難免,可是,當我們覺得太遲的時候,真的已經來不及了嗎? 最近的40歲族群,從思考方式到生活習慣、外貌等,都很難令人聯想到中年人。簡而言之,這時代需要重新定義四十多歲的人。社會早已改變,但我們對年齡的認知卻絲毫沒有跟上腳步,依然停留在30年前的思維,所以才會一直找不到正確的節奏。 40歲的人生成績單很寒酸,40歲後段竟爆紅成名 大眾都以為我是個突然爆紅的明星講師,但其實我直到45歲後才成名,在這之前經歷了15年以上的無名時期。私領域更是艱辛,儘管夫妻雙方各有工作,但或許是基礎太差,過了40歲仍買不起房子。不管再怎麼認真賺錢,付完生活費和保險費後,幾乎沒剩下多少存款,每個月還要補貼婆家和娘家不少費用。 問題滿滿的40歲人生成績單,看起來格外寒酸。我以為自己能像別人一樣,到了40歲就擁有喜歡的工作、安樂的家庭、充裕的存款,現實卻是一事無成。我唯一得到的,只有無數次挑戰換來的經驗。 因為一刻也不能閒的個性,我在三十多歲時累積了許多創作內容,跟著講師前輩到處跑,學到各種新知識。沒課的時候就編寫教材,自學影片編輯,因應時代潮流學習新領域,結交各界專業人士。 多虧了「賺不到錢,至少賺些經驗」的想法,我撐過了那段日子,並在我的「失敗倉庫」中,一點一點存下很多「不確定對未來有沒有幫助」的經驗和技巧。當我偶爾心煩意亂時,總會懷疑這些東西是否有意義,想把它們全數丟掉。但最終還是出於對講師工作的熱愛,拋開放棄的念頭。 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趣的事情發生了。看似毫無用處的內容累積了一定的數量,相互形成連結,創造出意料之外的新內容。 十年多來,學習各種領域的知識與經歷,促使我打造出兩性平等教育、性騷擾防治教育、女性行銷等獨有的教育課程。電視台局長偶然看見我講授的兩性平等教育講座後,把我推薦給MBC「心情好的日子」,我因此得到了第一次上節目的機會。後來,認識我的人越來越多,也有出版社向我邀稿。 三十多歲時困擾我的「音樂系畢業」標籤,將過去的經驗一一串連,結合音樂與演說的「藝術演講」因此誕生。藉由藝術演講,我在40歲後段打造了CEO教育課程,還出了書,工作得很愉快。 我這時才明白,囤積在失敗倉庫中,既無用處又賺不到錢的經驗和技巧、內容等,其實都是寶貴的資產。這些資產就像珍珠一樣,散落各地時好像不怎麼樣,但串連起來就是十分珍貴的寶物。 才四十多歲不要隨便總結人生!想評價自己,再等20年 40歲族群或許是對「40歲」的標籤感到負擔,才會有錯覺。過了40歲,大家就會聯想到「不惑」,認為自己一定要經濟穩定並達到事業顛峰,對此備感壓力。 活到60歲後,我才明白只要四十多歲時認真過活,50歲以後就能有新的開始。在40歲為人生的好壞下結論,未免言之過早,這時該做的是讓自己多加成長,把過去辛苦收集的珍珠串連成美麗的項鍊。縱然你覺得自己活得很狼狽,但這絕不是因為你做得不夠好。 四十多歲追求穩定的人生為時過早,這時串連珍珠的成本很高,當下的人生課題也很繁重。四十多歲時,不但要買房子,同時也要負擔基本生活開銷、小孩的零用錢和補習費,種種支出看不見終點。到了五十多歲,依然有很多需要花錢的地方。不僅只是小孩經濟尚未完全獨立,如果父母沒有做好養老規畫,還要扛起他們的醫療和看護費用。 因此,想要評價你的人生,至少要再等20年,屆時它會是真正的人生成績單。60歲以前取得的成就,會決定活到百歲時的生活品質,舉凡維持生命的健康與體力、每個月的開銷、終老的居所、受到肯定的社會地位、愉快度過一天的興趣嗜好、有品味的價值觀和人生理念等皆是。因此,若想在60歲後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式生活,必須重新規畫人生才行。 40歲本來就不是做總結的年紀,而是開始做些什麼的年紀。比起完結,更像是個過程。因此,是該放下「40歲等同穩定」的刻板印象了。對於四十多歲來說,勇於串連珍珠的「挑戰」和「成長」才更實際。 {DS_BOX_36298}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