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搞「知識經濟」先去「戒急用忍」!
在股市跌跌不休,傳統產業奄奄一息的陰霾下,行政院日前端出了「知識經濟發展方案」大菜,撇開遠水救不救得了近火的批評,政府還能不昧於國際經濟發展潮流,用弗敞薄A思尋發展前景,總該給予肯定。「方案」具體做法...
值得同情卻又令人擔憂的財經官員
新政府運作三個月,不是褒貶互見,而是見貶不見褒,尤其是財經方面。從工時案開始,經股市護盤、挽救傳統產業政策、房市政策、中央地方爭錢、美濃水庫興建爭議、總預算大刪經建支出,中華釋股案的紛紛擾擾,最後到擬...
這不是一個反不反商的問題
民進黨綠色地方執政之後的第一個考驗來了。台中縣長當選人廖永來表示,將以「 公投」方式決定拜耳設廠一案。此一態度不僅引起企業界普遍恐慌,在民進黨內部也擔心因此造成民進黨的反商形象,在黨內高層與拜耳接觸後...
兩岸談判的小氣候與大形勢
報載北京當局已初步規劃兩岸會談的步驟,其順序是由焦唐會談重開談判→二次辜汪會談觸及政治談判→適當階段脫掉白手套進行官方接觸→最後是兩岸高層領導人會晤。對於此一訊息,我認為可能性甚高,我研判的依據,是兩...
柯林頓的「新」台灣政策
美國柯林頓總統在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訪美前作了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演說,從關心兩岸關係及台灣未來的角度來看,至少以下兩點值得注意:一、美國要和中國建立促進合作而非衝突的戰略關係;又說,孤立或圍堵中國都是錯...
從「大歷史」角度看「柯江會談」
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與美國總統柯林頓的高峰會談即將在本月底舉行。這次會談,是在江澤民政治聲勢最高、柯林頓政治困擾最多的時候舉行;這次會談,不免要談談人權、貿易、武器擴散及台灣等等問題;這次會談,「中」美...
感覺有了,警覺還不夠
自中共十五大之後,江澤民、汪道涵、李鵬、錢其琛先後對兩岸應進行政治性談判發表了談話,傳達的訊息十分清楚,訴求重點不外有四:(一)該談了;(二)必須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三)可先就程序性問題開始;(四...
「一國兩制」的統戰「做」法
香港七月一日主權移交後,看來一切平順,特區首長董建華於是安排了一連串的外訪活動,從東南亞到美國到歐洲,所到之處,均受到各國元首的接待。這使我們產生了某些聯想。如所周知,北京當局對於香港的回歸,從來就認...
宗教政治?政治宗教?
一般人都知道,傳統上,西藏從來就是「政教合一」的。達賴喇嘛是宗教領袖,同時也必然是政治領袖。或許正因為如此,當世人「認為」達賴喇嘛是宗教領袖時,他就是宗教領袖,「認為」他是政治領袖時,他就是政治領袖。...
「一個中國」的套解得開嗎?
上一期我們談兩岸關係時指出,在中共的誘導和期盼下、在美國的警覺與主動下,以及台灣在不情願卻又不能不接受下,兩岸即將走上談判桌進行政治性談判的氣候正在逐漸形成之中。現在的問題是,照著中共所設定的任何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