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發現美洲?——鴨子告訴你
英國媒體報導,一九九二年,一艘從中國出發的貨輪,打算穿越太平洋到美國華盛頓州的塔科馬港,但途中在國際換日線附近的海洋上遇到強烈風暴,一個裝滿二萬九千隻黃色塑膠玩具鴨的貨櫃墜入了大海並摔裂,所有玩具鴨漂...
龍與象:又一個世紀規格的實驗
人類曾在剛過去的二十世紀中,做過一個史無前例的制度實驗:一半左右的國家選擇了共產主義計畫經濟,另一半選擇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如果從蘇聯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成功開始搞共產計畫經濟起算,到一九七九年中國大陸...
鮑爾森的「仁義之道」──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觀察
美國新任財長鮑爾森倡議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機制」,在北京舉行了首次對話,美方陣容壯盛,包括聯準會主席柏南奇在內有七個部、署長在鮑爾森領軍下抵華。海內外傳媒對這個一天半對話的報導與評論,多數是失焦的,認...
全球產業大挪移:天下三分
中國大陸外匯存底日前超過了一兆美元,不管如何討論,其最終管理方式,還是將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用於購買美國國債,換言之,美元還是流回了美國。 中國大陸不是唯一這樣做的國家。以目前外匯存底多寡排序,全球前八...
美「戰國策」:新世紀的合縱與連橫(下)
上期談到美國的國際戰略最近出現了兩種迥然不同的思維與主張:被稱為「普林斯頓計畫」的「民主同盟」建議,似乎要以民主為標準,將全球一分為二,「民主同盟」要對付的是「非民主國家」,後者,呼之欲出的最大對象,...
美「戰國策」:新世紀的合縱與連橫(上)
最近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威爾遜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針對新世紀的國際形勢提出了一份戰略分析報告:「鑄造法治之下的自由世界」,被簡稱為「普林斯頓計畫」。 此一研究由雷根總統時代的國務卿舒茲與柯林頓總統時代的國家...
認同:中國?ROC?ROT?
幾個月來,海內外對於反貪倒扁捲起的紅潮,關注焦點主要集中於扁下不下台,與藍綠陣營形勢的變化及其對選情的影響,其實,一個深層次的現象或許更值得注意,那就是台灣新公民社會的形成與顯現。接連數次數十萬人的街...
中國vs.非洲——兩大文明歷史的再遇
北京這陣子熱鬧得很,才開完與東協的「十加一」峰會,東協十國元首全員到齊;接著又是「中非論壇」,全非五十三國,四十八個與大陸有邦交,各國元首也幾乎全員到齊,再加上與台灣有邦交的五國派出了外長做觀察員。五...
中美戰略新走向:共管地球?
上期談到美國新財長鮑爾森九月訪華一些值得高度關注的談話與解讀。現在再從中美關係角度切入,對鮑爾森戰略新思維做進一步剖析。自上世紀九○年代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對於一個快速崛起的中國,戰略思維始終把持不定,...
「祝中國成功」——解讀美新財長鮑爾森之言
美國新財長鮑爾森就職未久,即首途訪華,行前(九月十三日)在華府特別就中美關係(不單是經貿)發表了一篇政策性演說。 鮑爾森除了重申剛卸任的副國務卿佐立克任內最重要的概念——期許中國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