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通縮是一個短期還是一個長期現象?

一九九七年七月以來國際金融危機所導致的後遺症之一有點出乎大家意料,竟是普遍的物價下降,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的已開發國家及開發中國家,物價不是維持平穩,就是明顯下跌,有些地區如中國大陸甚至出現了連續二十多個月的物價下降。這個前所未見的現象令各國專家困擾,以致在決策上有些不知所措。通縮,產生的背景為何?究竟是一個短期還是長期現象?如為一長期現象,則人們在觀念及決策上又該做如何調整?

就理論言,物價決定於需求與供給,因之,長期間如果出現了經濟成長與物價平穩並存的現象,必然是需求與供給有著同步的擴張。以圖形表示,就是總需求與總供給曲線同時顯著地往右移動,因此,橫軸的產出持續增長,但縱軸的物價卻維持平穩。戰後自五○年代中期開始,迄七三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時為止的近二十年期間,即屬於此等形態。在這段期間中,供給面有三個主要因素使其潛力不斷增長,一是持續相對偏低的石油及原物料價格,二是軍事科技大量移轉到商用科技〈其中又以電腦為核心突破科技〉所導致的科技普遍進步,三是國際經貿與金融在IMF、GATT等組織的規範下有序地運行;另外,在需求面則服膺凱因斯的擴張經濟政策,不惜採用赤字財政。需求擴張與供給增長同時進行,遂締造了一個無通膨的繁榮景氣世代。

七○年代至八○代初先後兩次石油危機 ,所造成的衝擊主要是在供給面,它一方面因生產因素價格的暴漲,二方面因被迫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而導致的技術成長滯緩 ,使總供給曲線不但不向右移,甚至反而向左移動,其結果即是人們記憶猶新的「停滯膨脹」——景氣遲緩伴同物價膨脹,這一代人普遍對通貨膨脹的畏懼泰半種因於這個階段的痛苦經驗。經濟學中有「痛苦指數」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