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獲利、低股價,噩夢比美夢多

汽車工業已成夕陽工業?

台股再現「升」機,但電子股仍是一枝獨秀, 而從四家上市汽車公司的半年報獲利情況來看, 每股盈利和電子股相比並不遜色。 「高獲利、低股價」已成汽車股揮之不去的噩夢。

汽車工業已成夕陽工業? (攝影者.劉國泰 )

受到摩根史坦利資本國際公司決意提高台股權值效應,台股一掃「兩國論」陰霾,在南京商圈一家證券號子裡,營業廳擠滿看盤人潮,盤面一片皆紅下,投資人展露許久未見的微笑,可是仔細一聽投資客聊天內容,談的幾乎都是電子股,哪家電子公司今年可賺多少?哪支電子股今年又派發多少股利?絲毫無視於盤面停滯許久、等待投資人青睞的傳統產業股。

據統計,每日大盤成交量七至八成集中在電子股,這是當前台灣股市的奇特現象。比人氣,電子股氣勢絕對銳不可當,比獲利,那可就不一定。舉例而言,傳統產業股中的汽車類股,在交易低迷時,每日成交量占大盤成交值不到○.二%,動能明顯不足,但汽車類股獲利可不輸電子類股。

根據四家上市汽車公司公布的半年報獲利情況來看(見表),和部分已經公布半年報的電子公司不相上下,但無論如何,就是無法獲得投資人關愛眼神。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