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競爭激烈,分行開得比便利商店還多
合併是挽救銀行困境的最佳解藥?
連李登輝總統都批評,國內的銀行家數太多、競爭太激烈! 在改善台灣金融體質卻不知如何下手之際,購併真能成為挽救銀行的最佳解藥嗎?
根據十六家新銀行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到今年二月底為止,除去地雷股的逾期放款,整體逾放金額已達七百五十八億元。十六家新銀行中有三家逾放比率超過五%。其中,泛亞銀行逾放比率達一○.五%,高居榜首,逾放金額達一百三十五億元。大眾、萬泰及寶島三家銀行,逾放金額都在六十億元以上(見圖一)。
公營銀行的狀況也不樂觀,至今年二月底為止,七大行庫逾放金額突破三千億元,平均逾放比率逼近五%,創下歷史新高(見圖二)。
為什麼逾放比急遽惡化?剛卸下泛亞銀行董事長職位的張春雄表示,民國七十九年至今,經濟成長率成長一倍,但放款卻增加三倍,主因是新銀行開放後,在爭取業績的壓力下惡質放款,使企業擴張信用取得的資金額度大幅超越經濟成長的需求,布下了國內金融界暗藏的亂流。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