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第 593 期
-
- 總編輯的話 中生代的面具
- 創辦人聊天室 蘇志誠現象
- 石頭評論 民進黨的盲點
- 商場自慢塾 期待一場「數位管理」革命
- 去梯言 媽祖直航
- 火線話題 李登輝、宋楚瑜四月中有機會見面
- 火線話題 王志剛不多話,但不好惹
- 火線話題 行政院開始重視「保密防諜」
- 火線話題 新立院路數離譜,邱正雄驚魂甫定
- 人物特寫 亂打老虎,會觸犯「野生動物保育法」
- 人物特寫 韋端,最具「政治細胞」的主計長
- 火線話題 社會賢達入主,國揚起死回生?
- 火線話題 財政部對花旗銀行「重罰」兼「設限」
- 火線話題 創投奶媽出事,小型高科技公司前途堪憂
- 火線話題 金融「AB檔案」計畫引起大反彈
- 封面故事 電子新貴如何大賺不景氣財?
- 封面故事 台積電、華碩、鴻海掙錢本事一流
- 封面故事 華宇從虧損到大賺三十億奧秘
- 封面故事 虹光精密以小搏大,營收成長三倍
- 封面故事 微星科技發光,獨得李登輝垂青
- 封面故事 苦熬十二年,技嘉跨入百億企業之林
- 封面故事 國碁電子令母公司宏碁感到汗顏
- 封面故事 矽統找對路,由黑翻紅賺進十.九億
- 封面故事 錸德科技以「敢」字成為世界第一
- 人物特寫 高清愿:千萬不要為面子護盤
- 人物特寫 高清愿:建立形象可以占很大的便宜
- 特別企劃 奇美、中信銀、台積電最受藝文團體肯定
- 特別企劃 奇美博物館另類典藏,既「奇」且「美」
- 特別企劃 中信銀提供最尊重藝術工作者的「新舞臺」
- 特別企劃 台積電投入藝術活動的永續存在
- 信懷南專欄 旁觀者的自白
- 商場自慢塾 數位神經掀起世紀末管理風暴
- 人物特寫 陶傳正想作企業界「最佳男主角」
- 產業風雲 「信義富邦」每戶喊價上億,還沒亮相已熱賣七成
- 產業風雲 互動式「菲比」大戰Kitty貓
- 產業風雲 少年司機擁有百萬年薪
- 產業風雲 顧奈:我們的品牌會說話
- 產業風雲 輝瑞藥廠靠威而鋼「挺」起來了
- 產業風雲 網路攝影機帶你「偷窺」花花世界
- 產業風雲 金崇誠:我們在賺一個趨勢的錢
- 產業風雲 日本股市三個月大漲三千點
- 大陸焦點 香港政府孵蛋,台灣人才幫忙
- 國際視窗 PS2挑戰科技享樂極限
- 國際視窗 網路廣告掀熱戰
- 國際視窗 上網攻讀MBA學位
旁觀者的自白
信懷南專欄|
撰文者:
信懷南
|出刊日期:
1999-04-01
我從小就是一個旁觀者(bystander)但不是一個孤獨者(loner)。旁觀者和孤獨者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孤獨者是一個人獨來獨往,你根本不知道他心裡想些什麼事。旁觀者只是置身場外當觀眾。孤獨者有時很危險,旁觀者不是一個可怕的人。
一個聰明的旁觀者不但能做得到身在場外,心也在場外。但我不是一個聰明的旁觀者,因為我的身雖在場外,但心老是在場內。這個性格再加上從小好打抱不平,不平則鳴並對威權不當一回事的脾氣,在當年台灣那樣封閉的社會,一路走下來,難免要吃些虧。
我初中一年級是在花蓮讀的。那時候的花蓮,山明水秀,民風敦厚,和我幾十年後,從美國回台灣去舊地重遊的情景相差太遠。英文中有You can never go home again的說法。旁觀者應該是那種「埋骨何須桑梓地,天涯何處無青山」的人。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