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宋大哥」打氣

失去舞台的宋楚瑜,未來十年關乎歷史之定位。 (攝影者.駱裕隆 )

在國人的心目中,尤其是五十歲以上的中年人心目中,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將軍,算得上是一位值得仰慕的英雄。國人仰慕麥氏的主要原因是:麥氏的一生矢志反共,符合台灣當年漢賊不兩立的政治教條。他也文武兼修,以一個做父親的心情為他兒子寫祈禱文;撤離菲律賓時立下「我必再來(I Shall Return)」的應許;在國會山莊以「老兵不死」為自許的演講,以及告別西點軍校(West Point)的訓勉──國家,責任,榮譽,都是膾炙人口。對當年會喊:「反抗俄寇侵略,消滅朱毛漢奸」的那一代,很有說服力。

筆者從小就是一個千山獨行、不怕寂寞的人:初中時寫文章批評級任老師,被留校察看;高中時拒絕參加為「民族救星」祝壽的作文比賽被記過也一笑置之。但當兵的時候,居然心血來潮報名參加古今人物論評比賽,選麥帥為題得了個第一名(好像只有三個人參加比賽)。其中原由,很可能是受到麥氏悲劇性英雄人物性格所吸引。其實麥帥在美國是一個爭議性極大的人物:軍事上的天才,但在對付國內政客的手腕上,卻欠缺艾森豪的圓滑。恃才傲物,並不為當時重歐輕亞的當權派所喜。麥克阿瑟駐節在外,十幾年不回國述職,總統要見他,都得移樽就教。羅斯福和麥氏有私交,倒也罷了。韓戰期間,杜魯門為了尊重麥克阿瑟軍務繁重,特地飛越半個地球到中途島與他會商。麥氏接機時,口含煙斗,著軍便服,連領帶都沒打一條。對麥氏而言,前方戰事方殷,不拘小節,並非有意輕視總統。但看在杜氏眼裡,難免種下你對我不敬的心結。

要知道杜氏在做總統前,是強人羅斯福的副總統。美國的副總統,除現任的高爾外,幾乎全是「沒聲音的人」。杜氏在做副總統的時候,做夢也沒想到會遇到總統在任上過世,自己當總統的一天。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