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核的代價
1.當輝達黃仁勳喊「沒有能源,哪來成長」,台積電魏哲家示警:台積電台灣廠電費恐最高!台灣卻關閉核三廠,最便宜的電力消失,台灣的AI競爭力,正因能源增添變數。
2.連德國都撐不住,轉向擁核!台灣卻與世界重返核能趨勢背道而馳,不僅火力發電上升8到9成,加劇碳排量及空污,發電成本增加,電費若調漲將傷害中小企業,台電虧損的4千億要全民埋單。
3.核三廠該重啟?核廢料怎麼辦?借鏡德國、芬蘭、日本如何解決。

(攝影者.程思迪)
這是兩個極端的畫面。
五月十九日,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上興奮宣布,將與鴻海、台積電等台灣企業合建超級電腦中心「台北一號」,打造全球領先的AI算力基礎設施。
但僅在兩天前,五月十七日深夜,屏東恆春核三廠二號機正式停機。台電即時供電網頁上的核能發電量從約三%逐漸歸零,台灣最便宜的電力來源—每度僅約一.五元的核電徹底消失。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