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訂單雙漲,工具機台廠春燕到?三條新路沒解方恐短多長空
1.11月日本國際工具機大展,瀧澤科、東台、上銀、哈伯和友嘉等參展,訂單多有斬獲、甚至有台廠股價漲停板,低谷過去了嗎?深入解讀數字背後的產業前景。
2.中國拉貨成台廠主要動能之一!長期看,工具機業能否撥雲見日,關鍵在「打入半導體鏈」等3條路,然而它們各有各的難。
日本工具機展,台廠捷報頻傳,象徵的是春燕,還是又一場夢?
2024年11月,世界三大工具機展之一的日本國際工具機展(JIMTOF 2024)展開,台灣瀧澤科、東台、上銀、哈伯和友嘉等六十多家廠商報名,比上一屆的參展家數多了將近一倍。
參展首日,上銀便預期三年內日本市場將倍增至百億日圓,東台股價更是登上漲停板,低迷已久的工具機產業,是否將迎來曙光?
可惜,這個預期可能過於樂觀。一位供應商從出貨量估計,台灣許多工具機廠,今年相比去年的訂單皆腰斬。國際貨幣基金(IMF)近期發布的經濟展望報告也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率為3.2%,比七月時的預估下調0.1個百分點。統一投顧資深研究經理張榮森甚至表示,「他們(工具機業者)正在做,2025年(中國)製造業復甦的夢。」
(圖表製作者:高士閔)|放大原圖
前十大公司八成營收衰退
成長還來自「中國封鎖」
春燕現蹤,是因為財務的基數太低,今年許多工具機上市櫃公司的營收依舊衰退、甚至虧損,截至今年十月,規模前十大公司,八成營收衰退,因此往日幾千萬的小單,今天都變成救命的稻草。
並且,真正賺錢的工具機公司,比如上銀、亞德克、新代等,他們多半是零組件廠,且成長動能多來自中國,這恐怕是短期的利多,長期不確定性很高。
隨著美中貿易戰加劇、世界大廠紛紛和中國劃清界限,為了突破「中國封鎖」,中國目標高度自製,但是就工具機來說,它的品質依舊追不上台灣、日本。
且市場預估,川普在美國大選中獲勝,中美衝突將會升高,親美國家甚至可能與中國斷絕往來,所以中國得搶時間,在美國新總統尚未發難之前,先讓國內廠商升級。
恰好,日圓對美元匯率,跌破150元大關,所以在高階工具機市場,中國乘機向日本大舉採購。日本工具機大廠發那科,今年七月上修財測預估,便是因為占其營收四分之一的中國,訂單增長36%。
在中低階市場,中國有不少好的整機廠,不須從國外進口,但對於一些門檻較高的零件,比如控制晶片、螺桿、氣動元件,他們會先向台灣採購,所以對台灣零組件廠來說,中國就成了短期的利多來源。
然而,不論日本救命一口氣或中國戰前儲備,都只是短期的商機,長期來看,台灣工具機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
新路一:攻綠色工具機
客戶不急,但不做傷競爭力
首先,台灣工具機近年主要賣點之一,就是幫客戶減少更多碳排放的綠色工具機,但減碳沒辦法成為一盤生意。
一名企管顧問分享,工具機想減碳,有三大面向:製造、運輸和營運。運輸是按照貨櫃算,若能降低排放,航運公司早就處理了,輪不到工具機業者擔心;製造雖然操之在己,但工具機型體已經多年沒變,未來也不太可能更改,所以不太可能從設計上減低碳排。
最後的營運,「減碳設備現場使用起來,都在誤差範圍內。」該名顧問解釋,材料是否好加工、稼動率高低都有影響,業者也常有疑問:碳排降低,究竟是因為導入設備,還是運轉較慢?
一位工具機業者反駁,若是選用比較特殊的材質,「碳排減少三成,甚至可能只剩三成。」但對於綠色工具機能否成為生意,他也採保留態度。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組長熊治民解釋,工具機是一個高價的資產投資,若政府或製造商的客戶沒有嚴格要求,製造商不會急著把工具機換掉,所以目前研製綠色工具機,並不保證一定能提高銷售量。
不過,熊治民也認同,「現在不投入,哪一天市場真的要,你再做就太慢了。」不可否認,綠色工具機短期沒生意,但對公司中長期的競爭力,卻極有幫助。
新路二:跨入半導體鏈
練功耗時,對財報貢獻有限
再來,近年不少工具機廠跨入半導體,股價也看漲,但不只一名業者向記者表示,同行對這些公司的股價變化,很有疑慮。因為半導體設備對精度、表面粗度的要求,比以前更高,廠商得花時間來練功,僅僅打入半導體一、兩年,訂單不太可能反映到財報上。
最後,台灣工具機的老問題,中小企業太多,幾百家加起來,公司規模才能媲美日本或德國的一家大廠。由於缺乏規模經濟,價格贏不了中國,同時企業品牌不夠大,吸引不了人才,導致研發落後,品質贏不了日本。
新路三:購併壯大打群架
中小企業多,恐成效有限
工具機的前輩們都了解這個問題,所以前陣子才想購併或組成聯盟,但前述顧問表示,想扭轉台灣在國際上的競爭劣勢,除非是大併大,但這非常困難,而大併小,併再多,影響力終究有限。
這三大問題,業界尚未找出方法,乃至於,業者只能期待明年景氣復甦,帶動需求成長。
張榮森解釋,換做去年,市場不相信中國會復甦,但今年十月,中國股市瘋漲,令市場從不相信變成半信半疑,業者也有了樂觀的預期,導致股價上漲,卻缺乏基本面支持。
難道,中國不好,台灣就好不起來了嗎?
好消息是,歹時機變轉機
大併大變可能、跨國併更佳
也不然,今年五月上任的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便主動向工具機業者解釋整併的可能性,台灣前五大工具機廠程泰,也在十月宣布啟動購併計畫,這些舉措讓不少工具機廠好好盤點了自身資源,甚至有老牌大廠的老闆鬆口:不排斥賣公司。換言之,過往我們覺得不可能發生的大併大,出現了一絲可能性。
同時,購併也不一定要買台灣公司。日圓貶值、德國工具機也在低谷,若公司有資源,買這些公司更好,因為管理有方,財務透明。
更重要的是,去全球化帶來最大的變化,就是關稅變高。張榮森指出,由於川普當選,加上共和黨完全執政,在考量兩年後的美國期中選舉,市場認為企業減稅政策會優先於提高中國關稅,因此帶動股市上漲。但是,美國提高中國關稅仍為中長期隱憂。
一位工具機業者坦白,若真的有一筆錢,他寧願在土耳其、捷克或印度買一間公司,解決關稅問題,「效益都比你在台灣買一家小工廠有用。」
不過,「併購是一種方法,卻不是萬靈丹。」熊治民強調,工具機業者能否度過難關,看的還是有沒有獨特競爭力,例如別人沒有的產品,或更省錢的管理方式。
購併,或許能解決關稅和技術問題,但後頭管理一樣得看基礎功。因此,若現在管理不好,併進一些公司,不會有幫助,更不用說跨國購併還有文化問題,挑戰更大。
當然,現在的時機點,確實讓購併、聯盟更容易發生,就像感冒發燒,人可能懶得看醫師,但若是癌症末期,什麼藥都願意試試。現在工具機產業面臨危機,但危機也是轉機,因業者更願意點頭配合,讓往年不可能的合作,變成可能。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