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反長壽、貝佐斯拚永生 長生更幸福?大咖正反論戰
人類該追求活到150歲嗎?
過去10年,包含PayPal前執行長提爾(Peter Thiel)、Google共同創辦人佩吉(Larry Page)、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等富豪,都紛紛將資金投入到延長壽命與抗衰老研究。
但,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卻大唱反調,稱:「死亡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究竟追求永生、長壽的道路上,有過哪些正反辯論?
倫理之爭
當富人壽命是窮人的2倍,你覺得公平嗎?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富豪砸錢求長壽,非常自我中心
據彭博報導,一些模型顯示,現在生於最富裕國家的5歲兒童中,有一半的人預計活到100歲。但在某些非洲國家,人均預期壽命不到50歲,造成死亡的主因是愛滋病與貧困的結合。
美國科普雜誌《Discover》特約編輯瑪莎(Linda Marsa)就曾經拋出一個問題:若未來科技的成果是讓有錢人活得幾乎是窮人的2倍長,我們接不接受?
反對追求長壽的倫理學家稱,若人類能干預壽命,那誰該獲得這些技術?我們又如何證明,延長那些已經更長壽的人的生命,是合理的?此外,他們擔心地球的資源,無法支撐這麼多長壽人口,並提出資源分配的問題。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就曾批評富豪們砸大錢,追求長壽、永生的行為,「這似乎非常自我中心,當我們的世界仍有瘧疾和結核病時,有錢人卻是提供資金讓自己活得更久。」
然而長壽支持者表示,上述問題是政治家、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責任,社會能通過其他的手段,解決特定疾病與貧窮的問題,這不該阻礙生物科學家對技術突破的追求。只要通過積極的管理方法,如政策宣導或是提前規畫,醫療不平等或人口過剩等,都是可戰勝的挑戰。
技術之爭
長壽新創與科學家,是否太誇大了?哈佛遺傳學專家辛克萊:何不把老化當疾病研究,而非必然?
追求長壽、永生,在人類發展史上歷史悠久,甚至超越國家、種族。近年來,使用科學、善用科技的方式來延長壽命的嘗試,更成為顯學。
支持者則認為,許多人類最棘手和困擾的疾病,如癌症、失智症等都已被證實和老化相關,那為什麼我們不投入資源和技術在此?和許多科技的進步與創新一樣,都得有人當孤獨的先鋒。
乙太坊聯合創始人布特林(Vitalik Buterin)已向長壽研究機構捐贈了數百萬美元,他曾形容:「老化是一場人道主義災難,每2年殺死的人數與二戰一樣多。」
哈佛醫學院遺傳學終身教授辛克萊(David Sinclair)也曾公開稱,為什麼人類理所當然的接受老化是一種「自然過程」,而不是將其視為一種疾病來對待。
不過,長壽懷疑論者主張,受限於生物老化的複雜性和當前科學理解的範圍,能讓人類「顯著」延年益壽的可能性極低。
財經媒體CNBC就曾評論道,許多來自矽谷的億萬富翁,都有投資長壽研究的紀錄,但到目前為止,這些投資中很少,或者說也許沒有成功的例子。
史丹佛大學癌症生物學博士、阿爾弗雷德.E.曼家族基金會糖尿病和癌症代謝部門主管查理斯.布倫納(Charles Brenner)表示:「推動這種創新的科學家大幅誇大了延長預期壽命的能力,他們持續承諾得太多,做到得太少。」
社會問題
未來必須工作60年,你準備好了嗎?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若人類永生,社會會變得高度僵化
「如果人類獲得永生,那社會會變得高度僵化,創新的點子將無法落實。」馬斯克曾在專訪中告訴《華爾街日報》。
長壽反對者認為,活得過長,除了地球資源的分配外,從社會面來說,也可能造成難以負擔的醫療成本和養老金體系壓力。若想活到100歲,或許意味著你得工作60年,甚至組成不只一個家庭,改變傳統的職涯規畫、家庭結構,會帶來許多未知的新社會問題。
但支持者認為,延長健康壽命的好處大於風險。過去近200年以來,人類通過營養、公共衛生、居住條件的改善與醫療科技的進步,平均壽命已成長為1.5倍以上,通過仔細的規畫和創新,人們總會攜手找到解方。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