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同一段話,每人畫的重點都不同時
過去,我們是一家靠一個明星產品(《商業周刊》)活了30年的公司,所有人的努力都是為了把這「本」雜誌做到極致的好、賣到極致的好。
那是傳統的「一招打天下」:我們的定價單一、賣法簡單、通路固定。
但現在,我們逐漸學會「從一招變多招」:挖掘出不同社群的痛點、設計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在不同的接觸點鋪墊行銷,最後賣出不同形式的產品。
從老路到新路,轉型路上的分歧點,超乎我想像得多;它們就像路上的石頭,有小的、有大的,理性的、非理性的。身為領隊,我必須盡可能探照路況、清除石頭,避免碎石扭傷隊員,巨石阻礙前進。
共讀,是我清除路障最常用的手段,因為它的投資報酬率極高。
這一天,我們共讀的是「峰值體驗」,每人輪流分享最有感的一段話。就在第104頁最後一段,同樣的文字,大家畫的重點截然不同。
運營同仁畫的重點是,「老闆看自己的產品,永遠都在挑毛病,覺得不夠好,其實這一切端視你從什麼角度去看事情。」
產品同仁畫的線則是,「人家花錢買東西,很多時候跟產品好不好一點關係都沒有,如果消費者根本沒注意到你,或知道了就是不買,這才最該優先解決,不要糾結在產品改善一個維度上。」
一段話,視角迥異;說也奇妙,平日裡的爭執,竟藉由這段話讓大家瞬間放鬆,在柔軟的氣氛下,彼此理解,大家相視而笑。當然,我也聽到了同仁對我的「建議」,這段話幫他們「大聲」勇敢的說出內心話。
接下來,每人輪流指出書中最有用的圖表。「這個圖可以幫我們聚焦,我們到底談的是進店率、轉化率,或者複購率、推薦率?」一位成員說,大家常在不同的階段中雞同鴨講。
「我要推薦『灘頭堡客戶』這個圖,這可以提醒我們進入市場,不要想討好所有人,」另一位成員說,我們常太貪心。
2個小時,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大家不帶著對錯的價值判斷,沒有利益衝突的業務壓力,打開心門分享看法與感受。過程中,我們得以同理彼此,建立共同語言。
轉型之難在於,最大的敵人往往不在外部,而是內部。當大家都以和為貴的迴避衝突時,有話不敢說,有怨無處去時,即便策略再好,一個小碎石就能重傷組織、瓦解策略。
因此我總是盡可能的製造場景,將組織裡的衝突一一搬上檯面,正面而開放的引導大家直面矛盾,一起設計出解決方法。
「讓每個人暢所欲言,讓老是被壓制的人能夠充分發聲,說出他們的定見,一個社群才能同心同德,」我認為,這才是轉型領導者最需要做的事,也是最好的投資。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