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口額創近七年新低,但有民間消費撐經濟
2023年經濟預測》台灣格局「內需喜、外銷愁」
2023年全球經濟會呈現何種面貌?
衰退、通膨降溫、升息趨緩、地緣政治,將是4個主要關鍵詞;
台灣則呈現內需回溫、外銷黯淡的緩成長狀態。
衰退、通膨與升息、地緣政治,是未來一年國際大環境的面貌。身為小型開放經濟體的台灣,無可避免會受到影響。
據信評機構穆迪(Moody's)今年十一月報告,台灣主權信用評等Aa3,展望為穩定。該報告稱,台灣雖是易受外部衝擊的小型開放經濟體,但有充足外匯存底,外債負擔不大,加上過去二十年來持續維持經常帳順差,累積龐大的淨國際投資部位(net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通膨水準與波動都比其他類似經濟體小,「因此台灣的外部脆弱性風險極低。」
雖然如此,二○二三年各大經濟體將陷入溫和衰退,台灣也無法獨善其身。財政部公布今年十一月統計,台灣該月出口金額年減一三・一%,創近七年來最大降幅。最有競爭力的電子零組件產品,也終結連續四十二個月正成長;五大出口市場除日本外,中港、東協、美歐都同步衰退。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直言,數字相當不理想,可說是「黯淡無光」。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