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水表」凍漲,有用嗎?
台灣市場很自由。尤其是民生消費品市場。
你看,線下的便利超商、大賣場、百貨公司、各地Outlet,大家拚了命的開;線上,各種大小電商平台,也從來沒有停止擴張,連Line都開了禮物商城。
換言之,同一個商品,在不同的零售通路,價格可以因時、因地、因店而不同,店家們的行銷策略總是各顯神通。
只要某一個品項進行促銷,各大社團網友們通風報信的速度,比國家級情報網還快、還準;便宜的通路,一下子就秒殺;那些貴的,自然乏人問津。
連我跟姊妹淘們都曾經為了哈根達斯買一送一,而到不同的通路囤貨。
說這麼多,是想強化大家對台灣的信心:我們是自由市場(少數壟斷、特許行業除外)!
我的意思是,如果今天這家早餐店賣得比別人貴了,那家牛排店價格漲得不合理,就連這家米酒比別家貴了區區幾塊錢,消費者第一時間就會用「小朋友」投票,決定它會被下架或繼續在架上,根本不勞政府通知。
那麼,最近政府為了抑制通膨,成立物價聯合稽查小組,約廠商喝咖啡、甚至祭出各種「查水表」的壓漲行政手段,有用嗎?
「一漲價,就來了七、八個人查東查西,查我就算了,還說要查我的加盟主,」一位平價食品連鎖老闆哀嘆,成立二十多年,從沒漲過價,但這次食材、貨櫃等成本漲翻天,他只不過漲了一○%,就得被調查局、財政部、經濟部、農委會、公平會等進行各樣盤查。
讓我們發揮同理心,如果你是老闆,生產成本漲了,政府卻不准你漲價,你賺的錢變少了,如何應對?
短期,產品減量或偷工減料;中長期,減少員工福利、裁員減薪、停止加碼投資,嚴重點就關門退出市場。
虧本生意沒人做的。查水表,只是暫時讓廠商不敢動,或者,這就只是個為了平息民怨的假動作,等風頭一過,大家心知肚明,一切都會回市場機制的。除非,你認為台灣不是個自由市場。
這波通膨是全球趨勢,它的成因複雜,從貨幣供給、經濟復甦、供應鏈重組、到貨櫃塞港、ESG等都是,絕非短期行政措施能解;而選票思維的查水表凍漲法,不但擾民,更違反了自由市場精神。
這種干預市場的手段,看似有人得利,但看不見的另一面,就一定有人因此受傷,而傷者通常是原來的社會弱勢者。
這波結構性的通膨,唯有從總體面的改革下手,譬如利率的調整、建立數位平台讓供需資訊透明化、降低各種原物料的進口關稅,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所以,還相信查水表凍漲法有用的人,請舉手!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