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電動車電池王寧德時代出現強勁對手

這家LG子廠 憑什麼與鴻海一樣被關注?

LG化學執行長申學哲

LG化學執行長申學哲(來源.達志影像)

二○二二年最該關注的亞洲企業是誰?《日經新聞》遍訪專家,力推的唯二企業,一是鴻海,另一家讓很多人跌破眼鏡,竟是七十五歲的韓國老牌公司LG化學。這是因為,該公司旗下分拆的電池事業: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即將締造韓國第一大上市案。

成立:1947年
創辦人:具仁會
執行長:申學哲
主要產品:石化產品、光學及影像材料、電動車電池
成績單: 2021年前3季營收約合新台幣7,300億元,淨利約合新台幣840億元
地位:旗下LG新能源為全球第2大動力電池供應商

該公司一月二十七日將在首爾掛牌,預計市值將上看五百九十億美元,成為韓國第三大公司,不僅超越母公司,更僅次於三星電子、SK海力士半導體兩大科技巨頭。

它憑什麼一躍成為股市超新星?原因在於,在起飛的電動車浪潮中,它有機會擠下中國對手寧德時代(以下簡稱寧德),成為全球車廠最仰賴的第一大電池供應者。

兩者產能差不多
LG更能幫車廠在地生產

寧德是一位勁敵,二○二一年前十一月,它全球動力電池市占率三一.八%,LG化學的二○.五%居次。寧德二○一一年才成立,僅花六年,二○一七年就超越已深耕電池數十年的日本松下電器(Panasonic)和LG化學,變身全球動力電池王。

因為,當LG化學等電池前輩都主力研發續航力、爆發力更好的鋰電池,寧德卻展現破框思維,看上陳舊的磷酸鐵鋰電池技術,革新這個別人看不上眼的技術,迅速翻轉戰局。

寧德取得兩個優勢,一個是安全性,與金屬元素較不穩定的鋰電池相比,磷酸鐵鋰電池不容易著火。另一個是成本,磷酸鐵鋰電池成本較低,寧德又進一步創新,縮小電池外殼、降低成本,車廠若採用該電池,電動車的價格足以和油車競爭。這導致,包括市場龍頭特斯拉在內,越來越多車廠向寧德下訂單。

對手如此強勢,LG新能源為何被看好有機會搶下寶座?

首先是布局國際市場,成為各大車廠不可或缺的夥伴。

衡量一間電池公司搶市占能力的客觀指標是產能,LG新能源當前電池產能一億五千五百萬度,寧德產能近一億五千八百萬度,相差無幾。關鍵差異是,LG新能源的客戶和產能遍布世界,已跟特斯拉及六大車商中的三家成立合資企業,包括韓國的現代汽車、荷蘭的Stellantis、美國的通用汽車,擴充在各大電動車市場的在地電池製造能力。

LG新能源在全球電動車電池市場市占和產能穩坐第二,且擁有最多電池相關專利,代表電池製造能力可靠,更重要的是它願意在各大洲建設工廠,帶來時間及成本優勢,成為頂尖車廠的合作首選。相比之下,寧德崛起另一關鍵是受政府扶植,生產基地都停留在中國境內。

二一年,全球電動車銷量預計比二○年增加約七成,到二○三○年,電動車銷量將增加五倍,鋰電池需求可能增加近兩倍。車廠雖關心成本,但最需要的,是像LG新能源一樣能滿足立即在地生產需求的合作夥伴。

相比之下,寧德時代的先發優勢正在消退。今年起,中國補貼購買電動車的金額減少三成,明年起更停止補貼,電池供應商將在成本、品質、產能各層面直接對決,尚未進入國際市場的它,面臨的競爭加劇。

肯認錯拚客戶想要的
急起直追寧德領先的技術

第二是,LG新能源修正錯誤,研發客戶想要的電池類型。

過去,為了追求最頂尖的技術,LG新能源忽略磷酸鐵鋰電池,專攻高性能的鋰電池,卻忽視市場還有壓低成本等需求。但它近期改正錯誤,二一年十月,特斯拉宣布,未來旗下全球的標準車款,將全面改用磷酸鐵鋰電池;之後,LG新能源也宣布,成功研發新的低成本電池。

但,它並非照搬寧德生產磷酸鐵鋰電池配方,而是放棄使用昂貴的鈷當材料,使用更多便宜的錳,提升成本競爭力,又不犧牲過多性能。《韓民族日報》(The Hankyoreh)評論,它的折衷做法具競爭優勢。

最後是,它超前部署,確保未來充足的電池材料來源。

電動車和電池需求成長,也代表電池原料用量將暴增。研究公司彭博新能源(BloombergNEF)指出,二○三○年,重要電池原料鋰和鎳的消耗量將增加四倍,電解液等材料的價格都翻倍上漲。因此,為了實現未來產能增倍的目標,LG未雨綢繆,一八年,它和中國最大鈷供應商華友鈷業成立合資公司;現在,它也將在印尼蓋工廠,涵蓋鎳礦開採、提煉及電池生產,綁定上游,保障供應鏈安全。

LG新能源努力追趕,同時,寧德也不是省油的燈,將持續創新低成本技術,並積極擴產。

這宗轟動的上市案,LG新能源挑戰意味濃厚,未來雙強的決勝關鍵,不僅要看誰能持續擴大產能,滿足暴增的電池需求,還要看誰能靈活迎向客戶需求,在安全、成本、性能上取得最佳平衡點,讓最多電動車裝上自己的電池,成為市場霸主。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