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選錯客戶的災難,超乎想像

「我五○%的工作,是想應該跟哪些人在一起,」這是投資銀行教父宋學仁接受我獨家專訪時曾說的話,因為「客戶的品質,決定了投資銀行的品質。」

這段話,我一直記在心裡。因為,產品不須說話,用戶樣貌就說明了產品定位。

在訂閱經濟中,種子用戶對產品方向尤其有關鍵影響力;一旦找錯用戶,「他們會像貓一樣,把所有奇怪的東西都拖到你門口,」訂閱專家左軒霆說。

譬如經營品牌粉絲團,有的小編為了衝流量,不惜採取誇大極端的發文策略,因而引入錯誤用戶,最後變成酸民粉絲團,當品牌想導正時,即便耗費極大力氣也不一定可為。

這是商周CEO學院採取高入學門檻的原因,比EMBA嚴格的規定,一開始的確有不少困擾,業務抱怨連連,不懂公司為何要拒絕上門的生意;甚至有一代企業家來關說入學的、還有人甚至為此修改了二代的名片與職務。但慢慢的,當社群定位一清楚,市場形成好的口碑,這產品線有了自燃力,成長強勁,業務也反過來主動捍衛入學門檻。

好的產品,要給到對的客戶,業績才能有長期正向循環。

錯的用戶,不但會讓產品開發時走錯路;最慘的狀況是,一旦好產品給了錯的用戶,這群人反而成了壞口碑的傳播者,加速產品的失敗。

因此我常對業務同仁耳提面命,「CEO50,不對的客戶千萬不能進來,」因為這個產品是專給最高決策者的失敗個案分析,如果學員太年輕、歷練不夠,他聽了不但沒感覺,反而會覺得課程不實用;這對客戶不好,對產品口碑也不利。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提到,台積電的商業模式是以「客戶是誰」而定,不是以「產品是什麼」決定。他更舉星巴克為例,因為經營者很清楚,它的客戶不是隨意喝杯咖啡就走的人,而是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因此能把一杯咖啡從三、四毛錢,賣到二.五美元。

一如紡織股王儒鴻,在二○一六年主動拒絕低附加價值的客戶,捨棄了二○%的營收。「我看產品的未來性,小公司也無所謂,就像當年的lululemon,財務亂七八糟,付錢還拖四個月,」董事長洪鎮海說明當時的選客邏輯。

再如信邦電子,二○○六年時,董事長王紹新判斷產品毛利率將大幅走低,於是拍板三個月內,放掉近九成訂單,轉向新藍海。當時,全市場都說他瘋了,同仁不諒解,股價更一路慘跌至票面。如今回看,這策略真精準!

拒絕錯的客戶,很難。但如果知道,錯誤客戶引發的災難將超乎想像,其實,也就不難了。

商周CEO粉絲專頁 歡迎上線交流:https://m.facebook.com/BW.CEO.YILING.KUO/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