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台灣普羅旺斯探索 魯凱王子的繽紛慢活食

巴魯希望自己的料理能重新定義原住民料理的價值。

巴魯希望自己的料理能重新定義原住民料理的價值。(攝影者.曾信耀)

華燈初掛,被譽為台灣普羅旺斯的禮納里(Rinari)部落人聲飄蕩絮語綿綿,「魯魯灣」五十個座位盡滿;這一晚包場,賓客裡有人帶來小提琴現場演奏古典樂,大家喝著小米酒,吃著部落媽媽做的小米糕「甲酸漿葉雞肉捲」和「月桃葉小米豬肉捲」。前者就是吉那富(也寫做齊納福,cinabu),後者是大名鼎鼎的阿拜(abay)。

吉那富是捲起來包肉的食物,沒有制式內餡,視當地部落食材而異,甲酸漿葉高纖助消化算是健康食材。而以「小米麵糰」做成的食物才叫阿拜,阿拜是祭典食物、供品,是儀式用品(如聘禮),也是真正古老傳承而來的部落食物。

掌廚的店東巴魯(Balu,漢名蔣智清)說,魯凱族原生小米有四十多個品種,部落媽媽各有保種與栽植秘方,魯魯灣的這兩款食物除了外觀更精巧,小米口感格外扎實Q彈,而且越嚼越香。巴魯說,釀酒、做小米糕、煮野菜小米粥(即排灣族的搖搖飯),用的小米品種皆異,堪稱每一口都是代代相傳的智慧結晶。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