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產地,用舌尖感受職人慢耕精神
發現台式風味調味料》一粒節氣藻鹽花,嘗出嘉義曬鹽人的鹹甜甘苦
吃在地、品當季」是這十年來的飲食顯學,作物新鮮收穫、食材來源清楚,吃得安心美味,已是日常飲食觀念。不只食材,就連我們平時容易忽視的「調味料」,也在尋找在地風土DNA。
這些年,我常造訪食材產地,透過一粒鹽、一滴醬油、一匙香料,感受真誠執著的職人精神,他們對於品質的堅持永不妥協,好還要更好。
嘉義布袋洲南鹽場從「水、土、風、光」的論述出發,找出不同節氣的鹽滋味。
屏東萬丹皇珵醬油為了從最前端就掌握風味,連稻、麥、豆等原料都自己種植,堅持純釀,給予時間讓微生物慢慢工作。
台東鹿野的香辛深淵為香料作物打造最自然的環境,讓植物與動物能在此共生,長出最濃烈的鹿野風土滋味。
臺灣小而巧,北回歸線分隔出不同氣候,近海靠山水文地理各有巧妙,滋養出豐美食材。
作物隨季節日日變化,透過職人雙手,帶出土地、微氣候與人情滋味,加總就是「風土」,這二字是食材無法被取代、被複製的秘密。理解其中細緻幽微的氣息滋味,就是我們對職人用情、用心的最大回饋。
洲南鹽場主人蔡炅樵是全台最浪漫的鹽工,他把節氣的詩意寫進鹽裡,在一粒藻鹽花裡譜出千滋萬味。
曬鹽是看天吃飯,最初引入鹽田的海水只有鹹度波美(編按:表示溶液濃度的方式)三度,曬鹽人引海水在不同區塊間游移蒸散,風吹日曬,當海水緩緩蒸發成波美二十五度的鹵水,才能結晶成鹽。
因此,曬鹽人怕雨,一旦雨水稀釋了池水濃度,苦勞就變徒勞。
...本文未結束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