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比較成癮的副作用

成也比較,敗也比較。這是我最近深思許久的題目。

比較,是一個中性的行為,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拋下一個錨,找出船的基準點,形成相對位置。

譬如,這家企業的競爭優勢何在?這老闆的經營效率如何?這位員工的能力如何?上述這些問題如果沒有透過「比較」,只能根據抽象的主觀感覺來形容,根本無法具體回答,進而形成行動方案。

這是我過去非常熟悉的方法論。透過比較,個人可以找出自己的獨特優勢,企業形成精準的策略定位,國家則根據它的相對優勢與別國進行貿易分工。尤其在我的媒體工作裡,如果不透過比較,我們無法臧否個人、詮釋企業成敗,也無法提供有力的觀點。

但我也越來越能感受到,「比較不當」所帶來的反作用力。

「同樣是經理,為何A做得到,你做不到?」「隔壁的小黃都能考一百分,你為何不及格?」「別人的丈夫月薪二十萬,還當上副總,你怎麼就只賺六萬?」

從小到大,父母師長或掌權者利用比較來形成同儕壓力,希望被比較者能向上提升。但這其實是一種情緒勒索,利用比較這個中性的動作,合理化的把自己的期待變成他人的壓力;一旦被比較者無法承受壓力,便轉而否定自己、貶低自我價值,最後放棄向上提升,反而向下沉淪。

但很多上位者並未意識到自己「比較成癮」,而且是「比較不當轉嫁」,明明是自己的期待落空、自己有成就壓力,卻狡詐的利用「比較」轉嫁給他人,造成他人的價值感低落、成就恐懼。

第二種副作用則是,當「比較」製造了同儕或組織內的衝突、對立,成員便失去合作意願。

在一群人中,當掌權者刻意凸顯某人的優秀傑出,並藉此貶低其他人的表現時,他將瞬間從你眼前的紅人變成組織裡的黑羊,被其他的白羊孤立、攻擊、穿小鞋,形成「黑羊效應」。

在企業轉型時,這場景發生機率頗高。「為什麼新事業可以一年都不賺錢,我們卻得當金牛(cash cow)賺錢養他們,還要被以最嚴格的標準來檢討?」這是許多傳統部門的員工心聲,也來自比較不當所衍生的副作用。

當領導者為了加速轉型,「刻意偏袒」新事業,一談到新事業眼睛發亮,逢人宣揚新事業進展,而傳統部門等不到關愛的眼神,為傳統業務賣命卻被責備績效未如預期、不具轉型企圖心時,自然會心理不平衡,不願與新事業部門合作。

看過這麼多的轉型案例,我深信,策略總是被人性擊敗,因此我也對「比較成癮」越來越有警覺,時刻提醒自己,千萬不要濫用比較。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