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行,還是人不行?
在某次產品上市的專案會議中,看著大家都認為很棒的新品,一定「中組(台語,意即押對寶)」,應該能打到消費者,而創造更多「被想要」的價值。這時也努力的用OKR討論上市第一個月的銷售目標,方便展開後續相關的執行要點及行銷預算。
當下同仁認為,這產品應該會比之前的新品上市時成長二○%(努力擠出老闆要的成長目標),但當下的我卻搖搖頭告訴大家:我希望是過往銷售的兩倍以上,預購時能破K。這是一個從沒做過的目標和達成的事,當同仁領到這目標,心中的OS是老闆太瞎?還是開心的領受這目標接受挑戰呢?
若銷售成長只是過往的一%到二○%,這時同仁往往是用舊方法延續及強化,努力再擠出成長數字;但目標是倍數成長時,那就要跳脫過往的思維、做法或自以為是的成功模式。在訂下目標後,我不只是訂下目標,接下來更和團隊討論各項的可能性,在通路上還有哪些我們沒想到、沒做到?(業績往往和流量成正比),因此我們再次盤點了所有實體和虛擬的通路,也挑戰了過往不曾進入的可能性通路,透過通路的擴張,行銷創意的突破及團隊的努力,果然在上市前達到破K的目標。這時也產生正向力量,讓同仁自主並有自信的再設立更高的銷售挑戰目標,這是一堂很棒的管理課。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