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營重生藝術基地,傳承古老建築工法
與土地共生 台灣竹籠仔厝
台灣竹建築地域風土性如此之強,取材經濟實惠,原本修築工法也容易普遍熟悉,目前卻是瀕臨消失的手藝,竹籠仔厝被大眾視為「破厝仔」的貧窮象徵,加速它傾頹敗壞的淒涼。
竹子是上天賜給台灣人的恩物。除了提供食材,還能滿足生活必須的各式日常用具。漢族移民在面對新環境時,因應島嶼環境的不同,在原有的工匠傳統中衍生出適合在地居住的竹構形式。竹籠仔厝這種竹建築遂成了世界竹產區中一種特殊的結構方式,除了充分展現先民就地取材,化繁為簡的創意,堅固又具有彈性、輕巧易拆組的易搬遷特性,更成為面對如地震、水澇、族群遷移等問題的最佳解決對策。
台灣曾經有一群為聚落起造屋宅的工匠,不僅為先民們築起一棟棟安住樂居的家,也為台灣留下了重要的地景記憶。而廖枝德(業界稱枝德司),就是台灣農村具代表性的地景建築師之一。枝德司生於民國十九年,世居台南市後壁區安溪寮,一生至少施作過五十多棟台灣民宅;專精漢式傳統建築「穿鬪式」工法、竹籠仔厝、養灰、起大灶等。二○一五年去世那一年,獲頒文化部「重要傳統藝術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俗稱人間國寶),許多作品分布在台南住家附近的東山區北勢寮。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