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不敗
本期,兩家「失,而不敗」企業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主角一是豐田的台灣總代理和泰。它,看到年輕人都用Uber等共享平台叫車後驚覺:有一天,自己終將陷入無車可賣的境地。
另一個主角是,世界最大車用二極體廠商朋程。它在四、五年前,看到客戶秀出的藍圖後也發現:未來的電動車,不再需要它的產品。
他們用二十年奮力拚搏來的第一名,將不再有意義。
面對噩耗,他們,是怎麼反應?
朋程董事長盧明光跟夥伴,沒時間沮喪,而是在第一時間,打開汽車產業地圖,迅速找尋新標的。
他們決定了新產品,卻也遭遇棘手難題:新對手,是五家國際級大廠,在台灣,也完全沒有這產品的供應鏈。盧明光得為此不斷購併,說服眾人打群架;他甚至得與敵人合作,先取得認證,並在營收與獲利衰退的此時,再砸下兩年獲利蓋新廠。
記者問他,他是如何果決放下榮耀,心無旁騖,從零開始?
他卻回答:別忘了,二十年前,公司剛創業時,市占率就是○%。
江山既在未來,他本當斷然前行。
是啊!把一切歸零來看,很多事,就沒這麼複雜。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時,我觀察,很多人會習慣回頭看過去。差別在於,有人是想複製過去的成功經驗;有人卻是回顧,起步時的初心與處境,這會讓他們重拾創業時的衝勁,願意再試各種方法,去克服難題,不被組織現有架構綁架,不輕易埋單大家口中的不可能。
這個道理,在我們面臨人生兩難時,也很適用。
在失去工作、陷入低潮之際,你還是在拿眼前的機會,跟原本職位不斷比較,仍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或是已能放下身段,挽起袖子,從頭再來?
比起一路順遂,我對於肯重新歸零的人,更敬重、佩服。
這代表他們已經明白,唯有先放下,才能再承擔更大的使命。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