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別人不做的事

上週,商周CEO學院「變革管理」課堂上,來了一位三百億電子業董事長級學員。為什麼來上課?製作人賴寧寧好奇詢問。「我本來沒什麼興趣。有一天,我就選一個奇怪的時間,禮拜六晚上十點,我叫秘書打電話給恁(你們)。結果,有人接,考試通過!」

這答案出乎意外。接電話的時間點,竟然是成交關鍵,而不是講師知名度、課程價格。

顧客至上的道理,人人知道,但誰願意放棄與親友相聚的休息時光,根據客戶的作息來調整自己的工作時鐘?

機會,藏在別人「不願意」做的事。

另一個身邊案例,商周編輯部門的錄用向以台、政大等本科生居多,一位私立大學小助理,主動拜託經濟研究室主管,「我想寫稿。」從翻譯稿開始,一次退稿、兩次退稿、三次退稿⋯⋯漸漸的,她自己能找到主題寫作;不到半年,她晉升為編輯,還轉進課程中心培養第二項能力。如果她只是天天發送公文、訂便當,今天,她還是助理。

進步,就在別人「沒想過」的事。

本期封面故事兩個案例講的則是:創新,是挑戰別人「不敢做」的事。以日本最大折扣賣場「唐吉訶德」為例,為了讓客戶盡情淘寶,它不顧零售業追求週轉率、坪效的經營鐵律,用「難看、難拿、難買」的三難原則,打造出逾兩千億營收的零售王國。

從台南發跡的小北百貨,也反市場行事,賣別人不賣的貨、做別人不做的事、留別人留不住的人;一百二十家店,只有兩家有大門;每個店長都是超級人腦大數據,有人中秋節不主打烤肉用具,而是染髮劑,有人在貓砂旁賣平口褲,有人把鹽酸和牙刷放在一起⋯⋯。這家男人的雜貨天堂,今年挑戰五百家店。

別人不做的事,來自別人的不願意、沒想過,或者不敢挑戰,但這往往就是最佳破口、最大機會。當然,別人不做,也不是我撿來做,事情就成了,還必須在其中找到最佳可行路徑,聰明的去做,才能把別人不做的垃圾桶,變成自己獲利的聚寶盆。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