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市值一週蒸發345億,為何只是動盪開端?

保險業三困局不解 恐砍業務員、高利保單

美國壽險新契約保障額度是台灣的7.38倍

從去年到今年第一季,台灣壽險公司的損益,比坐雲霄飛車還刺激。去年因股、債、匯市震盪,到十二月底整體壽險業「淨值」損失及「攤銷後成本(AC)」項下未實現損失高達新台幣七千三百八十一億元,相當於高鐵造價的一.六倍,史上最慘。

但到今年初股市反彈,三月底,國泰、新光、中壽等壽險公司又指出,帳上的未實現「損失」,又逐步轉成未實現「獲利」。

七千億元上下的震撼教育,嚇壞保戶,也嚇壞股東。台灣主要壽險公司,因去年匯損緣故,今年多發不出現金股利,股價跟著下跌。單以壽險龍頭國泰金為例,自三月二十一日至三月二十八日,市值就蒸發三百四十五億元。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商周數位訂閱
限時3折起!首月訂閱只要100元,投資閱讀成長翻倍
  • ✔︎ 暢讀5萬篇+趨勢報導,即時更新資訊不落後
  • ✔︎ 累積25年專業內容,提供多元專業財經觀點
  • ✔︎ 不同裝置同步閱讀,手機APP電腦都可看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