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第 1610 期
-
- 總編輯的話 從王永慶到貝佐斯都在用的商業模式
- CEO上線 沉香與周校長
- 商場自慢塾 被超級戰將綁架
- 透視中國 伴手的學問
- 新物種Biz 亮與暗
- 新零售進化論 銅板經濟學
- 金融時報精選 阿根廷,預示新興市場金融風暴?
- 投資焦點 新興市場提前「熊」 短線買債不買股
- 投資焦點 投資人新敵:滾動熊市
- 火線話題 iPhone為何越賣越貴?解析庫克定價心理學
- 產業風雲 海底撈、王品 一個決定讓品牌兩極化
- 商周CEO學院 特力屋揪天貓 百日開店大作戰
- 科技風雲 一個專利掀戰 台灣小蝦米槓上淘寶
- 焦點人物 揭密女版賈伯斯 2,700億滴血驗病騙局
- 焦點人物 跟監、威脅信、律師團 爆料記者諜對諜女富豪
- 中國焦點 裁員、賣地、拚高價 康師傅淨利反彈
- 地產風雲 美術女老師 變上市建商最年輕董座
- 封面故事 訂閱經濟
- 封面故事 一張寶可夢歌單 讓KKBOX登全球第一
- 封面故事 拿出燒船決心!跟奧多比、iCHEF學轉型四招
- 封面故事 5張圖表 教你無縫切入訂閱制
- 國際視窗 這家線上外語班 拯救難民的心和錢包
- 理財相對論 如果台股跌到5,000 點,怎麼辦?
- 戒掉爛英文 個人淺見別說 personal remark
- 商周書摘 創新變慢、變難 竟是專利制扯後腿
- GARY的一千零一夜 回到風華年代的旅店
- 特別報導 旅店健康風潮 商務客也能健身紓壓
- 封面故事 西伯利亞火車壯遊
- 封面故事 想搭金鷹列車?我的老實建議
跟監、威脅信、律師團 爆料記者諜對諜女富豪
焦點人物|
撰文者:
楊少強
|出刊日期:
2018-09-20
伊莉莎白的騙局,是被《華爾街日報》記者凱瑞魯踢爆的,背後是許多人展現勇氣與智慧的結果。
伊莉莎白雇用業界最著名的律師團隊,離職員工不只收到律師信威脅,還被暗中跟監,加上她人脈極廣,因此沒人敢出
...本文未結束
使用商周知識庫請先登入「商周集團會員」
數位訂閱會員登即可直接閱讀。
數位訂閱會員登即可直接閱讀。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