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他的投資觀,和巴菲特相同
不冒險去賺最後一個銅板
李嘉誠與巴菲特分別為東西方投資大師,都偏好擁有穩定現金流的基礎建設,兩者差異在於,巴菲特偏好長期持有,李嘉誠擅長低買高賣,他堅守的原則是,「不會冒險去賺最後一個銅板。」即便最後獲利很肥美,他也寧願留給別人賺。
李嘉誠在一九九○年代陸續投資中港地產,但卻在二○一一年後,開始慢慢出脫香港與中國的房地產。近六年,至少出脫港幣二千五百億元,這段時間香港與中國的地產持續上漲,出脫資產不僅讓李嘉誠被外界貼上「撤資」的罵名,大陸官方媒體新華社批准成立的《瞭望智庫》還以「別讓李嘉誠跑了」為題,大肆批評他出脫資產。
這個議題,在他退休記者會上仍跟著他,對於「撤資」的提問,他還是以商業本質回答,「做生意買賣是正常的,我在外國賺的錢,投資什麼都好,那些錢還是都回到香港,我說走資(指撤資),我只能置之一笑。」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