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欠大林蒲一個道歉
大林蒲,兩年多前,我第一次聽到這個陌生的地名。
當時我們正製作「要命的空氣」封面故事,主任攝影程思迪從高雄採訪回來後,描述了這個地方給他的震撼,「那是一個被八百多根煙囪包圍起來的地方。」
「髒空氣、老人、連五十嵐都沒有,」思迪形容這個地方的絕望,灰霧籠罩的天空下,它被中鋼、台電、中油等鄰居們包圍,馬路上呼嘯而過的盡是大卡車、拖板車,這裡,是一座被人們遺忘的孤城。
今年中,副總編輯劉佩修注意到了大林蒲即將被遷村的新聞,思迪終於等到了啟動專題的時間點,因為這裡,即將成為台灣第一宗因空污而遷村的聚落;一萬多位居民,將要離開他們世代居住了三百多年的地方。
透過思迪的鏡頭,我們看到,一個用自身殘敗來換取台灣繁華的聚落。這裡,是台灣經濟的起點,台灣最主要的石化廠、發電廠、煉鋼廠群聚於此,一年產值近九千億;但這裡,也成了空污、廢棄物、噪音等污染的集合體,是台灣污染最重的地區之一。
殘敗與繁華的過渡,就由居民們獨自承擔著,他們的人生跟我們很不同,他們有著一出生就看到煙囪的童年、空氣紫爆的日常、高罹癌風險、年輕人大量外移……。他們,被以次等公民對待著,卻始終,沒有人對他們說抱歉。
直到蔡政府把這裡制訂為循環經濟園區,國家再度需要這塊土地,他們,才被看見。然而,這會是開心的結局嗎?
恐怕不是。佩修找了最有資格定調此事的記者加入採訪團隊,長期關注環境議題的獨立記者朱淑娟。十年前,淑娟就開始追蹤此地的發展,「這個地方的人民很純樸善良,而且受到不公平對待,我才會一直關心下去。」
除了愧疚之外,我們為什麼要關心大林蒲?「難道我們遷村之後,污染就不見了嗎?台灣人就不用呼吸了嗎?」大林蒲人以問代答。
空污,是沒有邊界的,不只大林蒲要呼吸,我們每個人都要呼吸。我們要呼籲,只要執政者心中有人民、有永續,在經濟成長與生態環境兩者間,一定找得出平衡之道,大林蒲之鑑也不會被白白浪費。
本文完-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