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溫室裡的憂患意識

「商周是什麼樣的媒體?」「你們去年那篇報導,批判性很強啊?」「你們的立場是什麼?」在東莞會展中心,正在聽台灣青年創業演講的《商業周刊》記者李欣宜,突然被國台辦請到另一棟無人展館。

確認我們沒有政治意圖後,「我不要求你們搽脂抹粉,只要求你們今年公正客觀的報導這個活動,」最後,官員禮貌結束與欣宜的談話。

在虱目魚後,《商業周刊》從去年開始,追蹤中國契作台灣年輕人的政策。較之第一年,這次難度高出許多,從官方到孵化器經營者,都變得敏感,我們甚至被當場放鴿子。

但經過六十天、超過一百個人次的密集採訪,欣宜與攝影總監駱裕隆,不負使命的拚出最新樣貌。「越玩越大」,是我們的發現,數量變多、往下(大學生)扎根、層面擴大(各行業)。跨海來台的中國紅蘿蔔,滿天飛。

這是機會嗎?當然是。對比一五%的台灣大學生失業率,它至少多給出了一個選擇。但這是大好的機會嗎?

欣宜在兩岸青創圈調查一輪後發現,這兩年來獲得初步成功的青創案例,超過九成都是沒有拿紅蘿蔔的人。很有趣,為什麼被給房、給生活費、還給百萬創業金的人,無法成功?

或許可以試著用植物抗性來理解。所謂的植物抗性,就是植物適應逆境的能力。當在野地,植物為了對抗乾旱、濕澇、高低溫等逆境,需要武裝自己,譬如為了抗旱,它會提高自己細胞壁的彈性、讓葉片的角質層增厚、或者用力把根系往下、往外伸展。

但在溫室內,溫、濕度與光線,全被調校成最舒適狀態,當失去危機意識,抗性日益衰弱,一旦被野放,自然容易陣亡。

難道沒人可以突破溫室宿命?當然有。就像台灣早期扶植半導體產業,一樣接受補貼,但三十年後,台積電如今市值破五兆,聯電卻連兩千億都不到,兩者差距超過三十倍。

所以,年輕人怎麼看中國收買動作?我認為,這的確是一個機會,但能否把握,就看每一個進溫室的人,能否對抗生命的惰性,不讓自己的危機意識消失。生於憂患,之於植物,之於人,這個道理,永恆不變。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