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抬頭挺胸在德國工廠拍照
這期封面故事,是資深記者林洧楨追蹤了近百天的報導。
故事緣起於去年,他以〈褪色的黃金六十公里〉為題,報導了工具機衰退的困境,出刊後數日,一通電話打來:「我要證明給你們看,台灣工具機還有希望!」
來電的,是七十一歲的朱志洋。二十八年前,他曾是《商業周刊》的封面人物,幾場野心購併在業界掀起爭議。當時,外界不看好他,我們也直言他的購併擴張模式受到同業抵制,成敗仍待觀察。
即便這二十八年來,他仍馬不停蹄買下德、義、日等十四個國家的逾四十家企業,但多數同業仍不願以正面的角度評論他,甚至等著看他好戲。接到電話後,我們也如同二十八年前般,對這張成績單抱持懷疑。
「不信,那你們來看就知道!」朱志洋說。
於是,洧楨展開了這場追蹤之旅。首先,他到了位於日本大阪的SNK廠,這是去年朱志洋的獵物,從二次世界大戰時,就幫日本生產飛機、潛艦的加工機,是日本工業的驕傲。在這個廠房,生產線無一閒置,甚至忙著打包出貨。
接著,洧楨到了德國南方艾斯林根鎮(Eislingen)、八百年老城奧芬堡(Offenburg)的兩家工廠,他們都是德國百年工具機大廠,其中之一還是德國龍頭業者、全球汽車加工設備王。
考察後,攝影記者程思迪感嘆:「這是我第一次可以抬頭挺胸拍德國工廠的生產線!」二十多年的攝影生涯,思迪拿下無數新聞大獎,但每次想拍德國工廠照片,總被公關人員攔阻。這次,工廠老闆換成台灣人,他終於有機會在德國人面前盡情按快門。
接著,他們再到了義大利米蘭郊區的Piacenza老鎮,這裡是威爾第終老、亞曼尼出生之地,頂級航太加工設備廠JOBS就在此,它是美國最強戰鬥機F-35的機翼加工機來源,六年前也被朱志洋買下。
船員出身的朱志洋,用一口菜英文,買遍全世界的工具機廠,甚至驚動韓國政府祭出「國防安全」,不讓他買,這在台灣產業界堪稱傳奇。
這位出入搭小黃、住家不到三十坪、住一晚一千二旅館的七十一歲台灣歐吉桑,是怎麼從C咖做到國際A咖的?二十六頁報導告訴你。
本文完-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