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客為何不來?

日前,香港宣布將取消對台灣旅客護照上特殊的印記。先不管台灣人對這一記善意球的觀感如何,對於增加台灣旅客的效果又如何,可以確定的是,觀光客的銳減,已對香港經濟造成重大影響。根據這一期《Asia Week》的報導,香港經濟正面臨著意料之外的衰退,過去每個月花四百美元在衣服、鞋子等「必需品」上的香港人,這半年來已將必需品的定義修正為食物、日常用品與清潔用品。

這種情況對香港人而言,是意外的。在這一波亞洲金融風暴中,香港是眾所公認可以倖免於難的地區,就某些角度而言,也的確如此。香港的匯率和金融體系頗為穩定,企業的倒閉和失業率也沒其他亞洲國家那麼高。但是,香港今年第一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衰退了二%,這是十三年以來首次的負成長;和一九九七年第四季二.七%的成長率,以及一九九七年全年五.三%的成長率比起來,這個數字著實令人膽戰心驚。

其背後主要的原因有三:香港人在消費上越趨保守的態度、半年來觀光客的銳減,以及出口的迅速減緩。以Brenda Tsang為例,她當初以五十四萬美元買進的一棟房子,現在市價只剩下三十七萬五千美元,每個月還得付兩千八百美元的貸款,現在,她寧可將薪水中一半的可支配餘額投入定期存款。的確,房地產的急速下跌、股市四七%的跌幅,以及十四年來創新高的三.七%失業率,都讓所有的香港人人心惶惶;為了因應這種狀況,只好盡量縮減生活開支,將消費需求降到最低,當然也使原本占GDP六○%的消費性開支嚴重縮水。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