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下 綠建築的新思考

Lipsky + Rollet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法國Grenoble國立高等建築學院教授 帕斯卡‧侯列

Lipsky + Rollet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法國Grenoble國立高等建築學院教授 帕斯卡‧侯列(攝影者.李明宜)

面對極端氣候,能兼顧節能及低污染的綠建築(Green Architecture)近年成了熱門話題。台灣公私建案都以獲頒「綠建築標章」視為友善環境的證明,其實,類似觀念在原住民部落早有先例:運用板岩和木材打造的石板屋,除了原料可一○○%回歸大地,還能在山區多變氣候中保持室內冬暖夏涼,這種古老智慧讓鑽研綠建築領域的法國建築師帕斯卡‧侯列(Pascal Rollet)也讚歎不已,並提出綠建築的選材唯有多方嘗試,才能面對接踵而來的氣候挑戰。

去年底落幕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1)是最多國際領袖同台參與的一屆,一百九十五個締約國一致同意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攝氏兩度之內,乍看微不足道的數字,將連帶牽動極端氣候出現的頻率。做為COP21圓桌會議主辦人之一的侯列在接受《alive》專訪時點出人類面臨的難題:「目前人們最有感的可能是氣候異常,去年夏天,巴黎一個禮拜內從攝氏二十二度飆升至三十度!原本四季正常輪替約需時三個月,未來卻可能短短一個月內就產生劇變。」

他認為,正視極端氣候的用意並非恫嚇大眾,反而能乘機了解綠建築因應氣候變遷的潛力,藉由創新工法維持居住環境的舒適,「我們想展示『做得到』的實例,以希望取代恐懼。」侯列把綠建築的重點放在:從建材發揮創意。而年輕時一次海外駐點的經驗,成為他職業生涯的重要啟蒙。「那次,我前往鄰近馬達加斯加的法屬領地馬約特(Mayotte),任務是興建醫院、學校等民生設施,島上的建材沒有太多選擇,最初我們想從河邊取沙做成水泥,討論後發現這對當地生態會造成衝擊。原來,泥沙負責過濾河水,若挖光了將威脅到仰賴清澈水源的生物,最終我們嘗試就地取材,開採村莊旁的土丘做土磚。這次經驗給我很大震撼,建築的思考格局應該要更寬廣,落實和環境共存的可能。」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