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後遺症,先卡位再改法令
號稱為全世界最大的台灣高鐵BOT案,一開始就注定了被注目的命運,一者是兩大團隊精采的商戰較勁,再者是後遺症已顯現出來。
在台灣高鐵與高鐵局可望完成簽約手續之後,另一個競爭團隊中華高鐵似乎也被宣判死刑了。但中華高鐵仍不願意放棄任何一線希望,從去年八月三十一日送件到九月二十五日公布最優申請人期間,兩者新聞舌戰不斷,堪稱是少見的精采商戰案例。而中華高鐵更以具體行動表達不放棄的決心,不僅未向高鐵局取回四億元的保證金,還持續保留高鐵專案小組。根據高鐵局的規定,事後只要有一方依法要求解約,中華高鐵還是有平行議約的機會。基於這個理由,中華高鐵仍抱著隨時上陣的準備。
台灣高鐵與交通部簽約,代表台灣高鐵進入另一個階段,不過所衍生的後遺症才剛剛開始。它不僅是台灣依照BOT模式推動執行的首項基礎建設計畫,金額也破世界紀錄,具有示範性的作用,對國內未來的大型BOT案具有關鍵性的影響。而目前紛擾不斷的中正機場捷運BOT案就受到高鐵案後遺症的影響。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