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江會後的省思
大國外交下的「三不政策」已正式來臨
有「柯江高峰會」出現,就必然會有「三不政策」, 因為柯江會談的本身, 實際上就是因應中共此一強權在亞太興起的事實……
二次柯江高峰會結束,對台北而言,並不表示來自美國與中共的壓力,就此結束,或可告一段落;事實上,這意味著台北將被迫面對來自北京與華府的更大壓力,因為這樣一個高峰會,更促成雙方在若干問題上取得一致的共識;尤其是台灣問題。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情勢越趨不利於台灣,將是個冷酷的事實。
不利於台灣者有二:一是「大國外交」的格局架構幾近完成。二是在這個大國外交格局下的美國對台「三不政策」也宣告正式來臨。至此,台北除了面對現實,與北京談判外,就只有等待一個「被美國與中共裝在一個由雙方關係所構成的箱子中」(Box in)的後果。
算來,這也怨不得人。一九九四年九月七日被台北普遍認為是有利的美國對台政策檢討報告不是才出爐嗎?一九九五年六月,李總統不是才挾民意的頂峰,滿載台灣人民的期望赴美嗎?迄今不過三年,而昔日風流今安在?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