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怕死,才能不死
朋友的大力推薦,最近找了《大明王朝》這部歷史劇來看。早有秦漢三國,近有晚清,重要的歷史劇好像都看了,為何漏了明朝?
我回想一下,可能是之前看了《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明朝晚年的衰敗歷歷在目,皇帝不早朝,官僚不合作,太監、東廠、錦衣衛專權橫行,這是一段令人不愉快的歷史,以至於產生排斥感。
成敗的關鍵是什麼?這是所有人都想找出的答案。成功了又能不敗,關鍵又是什麼?
商周集團之前出了一本書:《活下去,是最大的動力!破解全球通訊龍頭中國華為的核心密碼》,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對於成功的定義:「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
這是一個上上下下都「怕死」的企業,因為任正非知道,當初他們幾個二、三十歲小夥子聚在一起,創立了華為,幹掉了很多人;未來,會有千千萬萬的小夥子有一天幹掉他,所以,得過癌症,得過憂鬱症,每天跟同仁講的就是如何活下去。唯有怕死,才能不死。
任正非口中的小夥子果然出現了。這期封面故事,介紹的小米手機創辦人雷軍,他為何能在不到三年就稱霸中國,打敗三星,變全球第三大智慧型手機品牌?
很多人會說,因為是在中國,市場大、錢多。包括雷軍都常掛在嘴上:颱風口上,豬也能飛。如果是這樣,應該每條豬都飛上天,為何是雷軍?
他的膽識和能力絕對超過常人。很巧的是,他對於成功失敗,與任正非有異曲同工之妙,雷軍說:剛開始我認為我一○○%會輸,我想的全部是我怎麼死。
再看歷朝故事,成之於開國精神,敗之於沒有一本初衷,失去憂患意識。從秦朝以來,除了兩漢、兩宋,幾乎都過不了三百年這個關,就像百年企業難尋一樣。
今年阿里巴巴雙十一的活動,一天時間創下交易額新台幣二千八百八十一億元的紀錄。這個數字代表什麼?相當於整個台灣百貨公司一年的銷售額。在十年前,有誰能想到有一個怪獸般的交易方式,會將實體商店的商機都吃掉?
以前聽聞「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心想不過就是千古名句;放在當今企業的競爭,卻已然成為常態,而且領風騷的時間越來越短。小米之於三星,螞蟻之於大象,大象為何會跌倒,值得好好想一下。
本文完-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