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第 1355 期
-
- 董事長嬉遊記 美人魚是個男的
- 開瓶之前 長翅膀的甜美天使
- GARY的一千零一夜 融入湖光山色的旅店
- 世界超旅行 野性雨林拜訪猩猩國王
- 生活新鮮事 五分鐘搞懂台灣最大藝博會
- 特別報導 當時尚美鞋遇上3D列印
- 封面故事 男人料理輕鬆玩
- 封面故事 棍子麵包變身海陸全餐
- 封面故事 啤酒豬肉拌出水果沙拉
- 封面故事 明星巧克力醬 百搭派對甜點
- 編者的話 狗不理.人不理
- 創辦人聊天室 多少錢才夠?
- 商場自慢塾 別錯過「她」的成長
- 去梯言 贏一把
- 戴店長學堂 職務輪調不是好制度
- 大師開講 別讓自由市場論害了窮國
- 戒掉爛英文 bottom line不只是畫底線
- 童言識李 食品安全都是政府責任嗎?
- 人物特寫 美國最紅當鋪老闆 銷售絕學曝光
- 人物特寫 日本金獎導演 戀戀九十年台灣情
- 教育線上 國教亂象!錯3題竟輸給錯34題的
- 地產風雲 建商逃命出清 三二九精銳盡出
- 地產風雲 房貸族三招自保 別碰九大警戒區
- 封面故事 重新懂中國
- 封面故事 直擊中國開給台灣的「後門」
- 封面故事 看見淘寶攻占地攤的神秘推手
- 封面故事 一窺你家門口的快遞車大戰
- 封面故事 目睹國際龍頭彎腰拉攏小賣家
- 封面故事 到中國賺5億農民「變身」財
- 封面故事 農業大省的省會 百貨業績直追台北忠孝Sogo
- 封面故事 就是他們 讓吃泡饃的古城瘋麵包
- 封面故事 2萬畝貧瘠地 竟藏身超級養豬王
- 封面故事 農民第一次K歌 讓他變東北KTV王
- 封面故事 上海老牌百樂門舞廳 也來搶娛樂財
- 封面故事 50個金礦城市大公開
- 封面故事 服貿來了 小白領、小頭家如何接招?
- 封面故事 到中國賣吃的 必懂兩大關鍵字!
- 封面故事 小資服務業 別怕被多金陸企打趴
- 封面故事 走出去吧!強鄰壓境不是壞事
- 產業風雲 春燕將至?台船接單旺到三年後
- 產業風雲 南山秘訓50人精銳 藏攻陸大計?
- 商周話題 路跑超夯 連一人公司都來削錢
- 名醫談養生 腎功能不佳 吃低鈉鹽才健康?
- 國際視窗 有了腦波定價法 星巴克漲價也不怕?
- 商周書摘 一次搞懂有錢人在想什麼
狗不理.人不理
到了天津,很少人敢拒絕三樣名產: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糖炒栗子,怕被人笑沒來過天津。
原本友人一路吵著要帶狗不理包子回台灣送禮,結果一行人到了在天津海河邊的分店,包子一上桌,入口,心頭就涼了一半,想像與真實口感落差太大,外帶的事就沒人再提。
在揚州,我也吃過包子宴,主人的熱忱無法拒絕,一早就去了揚州最有名的冶春茶社,滿桌各式各樣不同大小、餡料的包子,光看人就傻了,包子你一口氣能吃幾個,都有一個拳頭大小,兩個算吃飽,三個就覺得撐,何況這還只是主食,還有一桌菜呢。
重慶的一名台商,去了重慶七年,年年賠錢,幾乎到了要買機票回台灣的地步,利用最後一筆錢一搏,想通了鐵板牛排要加上大紅袍辣椒,滿足重慶人的重口味,還供應白飯吃到飽,人氣終於暴紅。
去日本橫濱的拉麵博物館,連我這種吃重鹹的人都受不了,一口湯、一口麵、一口開水,問了店裡的人,說是保留原味,早期的人因為務農幹粗活大量流汗,所以需要攝取鹽分,以現在的養生觀念,這碗拉麵確實不會想吃第二碗。
接下來大陸企業在服貿協議開放下要攻進台灣,馬上面臨到就是口味、時間、空間這三個距離的調整,不僅僅是吃的,包括像銀行、美容美髮、快遞物流,比的都不是財力、規模,這個時候,名氣、品牌都可以擱一邊,而是你究竟懂不懂如何讓消費者愛上你。
很多人擔心大陸人來台灣,會把台灣的中小企業打趴在地上,這樣的機率不是沒有,重點是,你要當一個機會還是威脅來看。最近麥當勞正在慶祝來台灣三十週年,當初它要進來,台灣上下一樣瀰漫著亡國論,回過頭看一下,它固然吃下了大片餐飲市場,但是服務業之後的窗明几淨,提升速度和品質的源頭,難道不是這些外來者的刺激?日後在連鎖服務業開枝散葉,包括像王品、85度C,還有眾多咖啡連鎖店在大陸開花結果,或多或少也都領會到星巴克的運作模式。
我們到了合肥,聽著影星彭于晏的媽媽和姊姊談起,台灣特色餐廳「小城故事」分店在武漢開幕造成星迷湧進、交通癱瘓的故事,我相信,台灣可用的資源有很多,連在貴陽這個過去地無三里平的地方,都能誕生養豬大戶。有什麼不可能,就看你敢不敢走出去。
本文完-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