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業從賣唱片變經紀

當商品是人 如何精準管理?

如果控管太嚴謹,人才一旦成熟後會想離開;若不控管,長期投資的養成又恐怕會失控作廢。這中間的分際,到底該如何拿捏才對?

華研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大中華區總裁 何燕玲 vs. 國立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商研所教授 郭瑞祥

華研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大中華區總裁 何燕玲 vs. 國立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商研所教授 郭瑞祥(攝影者.程思迪)

過去十三年,線上下載音樂的崛起,讓全球實體音樂市場每年都呈現衰退。若與一九九七年高峰相比,台灣唱片產業銷售金額,只剩下十分之一。

台灣本土唱片公司第一大的華研國際唱片,從○九年到一一年的稅後淨利,幾乎每年都成長一倍。該公司從單純的唱片公司,轉型成整合經紀約在內的娛樂平台。目前,音樂(包含線上音樂、實體CD與授權)對其獲利貢獻僅占一半,其他獲利都是來自藝人演出,與代言等經紀利益。

這其實代表一個很重要的改變,華研經營的產品,已經從「唱片」變成「人」。在新的平台模式中,唱片只是觸媒,增加歌手曝光程度,之後的獲利是來自於演唱會、戲劇、廣告代言等方面。華研幾乎是把每個「人」當作品牌,賦予極度精細的規畫與培養,但,問題是,人的變數往往也是最多。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