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間諜」陷阱

FBI悄然掩至,台商率先遭殃

有了四維、永豐餘兩個前車之鑑, 台商在購買新技術時一定要小心翼翼,步步為營, 以免淪為美國經濟間諜法下的祭品。

永豐餘總經理黃義盛(中)召開記者會澄清間諜案。 (攝影者.薛湧 )

美國總統柯林頓去年秋天簽署通過「經濟間諜法」以來,目前共有四個案例被美國司法部門以經濟間諜法偵辦,依時間順序分別是康寧瓷具案、永豐餘案、四維膠帶案和吉利刮鬍刀案。其中兩案涉及台灣廠商,這種比例,已讓全台灣的產業界陷入一種恐懼,不知道取得新技術時會不會陷入FBI(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聯邦調查局)的陷阱中。

台商落入圈套?

這四個案例概況如下:一、康寧公司案。一名掮客向美國康寧公司表示,可以把一種技術便宜賣給康寧公司。該公司認為此人來路有問題,遂向FBI檢舉,經過FBI調查,發現此人是透過他任職PPG玻璃纖維公司的兄弟,以職務之便,取得該公司技術,自己並非該技術的擁有者,卻意圖販賣該技術,因為他的行為會破壞商業秩序,遂以經濟間諜法加以起訴。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