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第 1308 期
-
- 董事長嬉遊記 我抗議!
- 饕姊食記 搭捷運打牙祭(一)
- 發現酷建築 鐵塔的食物
- 新鮮事 週末籃賽 上班也不熄火
- 特別報導 老公寓大變身
- 封面故事 今天上班,瘋狂過耶誕
- 封面故事 二個遊戲 幽默笑破表
- 封面故事 四種玩法 感情大加溫
- 封面故事 十分逗趣 超夯耶誕禮
- 總編輯的話 十五座獎項的背後
- CEO上線 有理有禮
- 商場自慢塾 情同骨肉,宛若仇讎
- 去梯言 鴻鵠,還是燕雀?
- 大師開講 跨國企業該付「污染費」了
- 葛洛斯專欄 上哪找永遠的草莓田?
- 管理相對論 高品質服務 如何取捨客製化和SOP?
- 童言識李 反媒體壟斷是狗吠錯樹
- 投資焦點 陳冲救台股 「沖哥」散戶將成炮灰
- 焦點新聞 台灣最後貴族企業家傳奇
- 地產風雲 都更條例再修 改建耗時將多一半
- 科技風雲 神秘股后漢微科 背後的大陸天才
- 科技風雲 蔡明介兩大戰術 讓聯發科奪回王座!
- 科技風雲 聯想攜手聯發科 從手機J咖直逼第一
- 科技風雲 蘋果概念out 「中國製」題材in
- 教育線上 三年花70萬 連機器人比賽也要補
- 產業風雲 淘寶攻台催油門 雅虎、露天先遭殃
- 產業風雲 亞洲迷你倉庫王 九成獲利靠地產
- 商周話題 救國團挾公益光環 攢23億營收
- 全球話題 以父之名 朴槿惠總統路最大難關
- 人物特寫 歹命囝仔,棄賭翻身高雄土地仲介王
- 百大良醫 鼻中隔彎曲加重呼吸中止症?
- 封面故事 台客大賺 南洋錢
- 封面故事 不怕碰壁 只怕不敢走出去
- 封面故事 本事多的人 不會怕路絕
- 封面故事 我先去打天下 等你們來找我
- 封面故事 東南亞最大車廠 搶挖台灣人
- 封面故事 華人和老台商 東協淘金最該防
- 封面故事 買吉隆坡「信義區」 只要台北1/3價格
- 封面故事 東協股市漲很大 還要進場嗎?
- 說聞解趣 律師比訴訟多 法律系畢業也只值22K
- 說聞解趣 大股東躲證所稅 興櫃熱絡上櫃冷清
- 國際視窗 一%印裔人口 吃下美國四成飯店
- 國際視窗 好萊塢明星 扮「天使」進矽谷挖寶
- 商周書摘 切‧格瓦拉生前最終革命宣言
十五座獎項的背後
我當總編輯,最緊張的時刻莫過於年終。
此事非關年終獎金,非關老闆打績效,而是新聞獎項揭曉的高峰季。十二月四日,當最後一個重量級獎項「吳舜文新聞獎」揭曉:「阿共‧銀彈‧虱目魚」、「台灣海岸浩劫」雙雙奪下「新聞深度報導獎」、「公共服務獎」後,我才鬆了口氣。
數算一下,今年《商業周刊》共拿下十五座國內外新聞獎,上述兩個專題更分別拿下三座獎項:金鼎獎、卓越新聞獎、兩岸新聞報導獎等。
說這些,並非要老王賣瓜,而是想把我們的「燭光」分享給大家。記得我曾以「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這句話與大家分享。如今媒體環境大不如前;風骨,這兩個字更是珍稀,有些同行為了生計被迫低頭、有的老闆則動用大量版面、採訪資源捍衛私人利益……,人們憂心第四權的權威江河日下。
很幸運,也很不容易的,《商業周刊》的記者們依然走路有風、抬頭挺胸。
因為我們相信:信任,才是一切。新聞這一行,沒什麼貴重的機器、房產,最重要的資產,於內是員工;於外,是讀者的信任。
從創刊至今,我們時刻把讀者放在第一位,任何事與此牴觸,永遠是讀者第一。以「阿共‧銀彈‧虱目魚」為例,在四百二十九天的製作期裡,主筆賴寧寧為了追蹤中共第一張政治契作訂單,兩岸往返,訪問上百人次,其間,歷經不為外人知的威脅,還特至警局備案,一切,只為了求「真」。
我們深知,信任,點滴匯聚,得之不易;摧毀,卻可在一夕。因此,我們內規不少,譬如寫一頁稿子,要採訪五個人以上,其中必含競爭者、中立第三方;封面故事的採訪人次要超過二十個人;又如,雜誌當期廣告主,不得是內文的採訪對象,避免利益衝突;廣編稿的字型、顏色等必與內文有顯著差別,以免混淆讀者……。一切,都是要讓讀者放心,我們絕非黑心商品,絕無行銷置入。
除了行諸文字的內規,我們還堅持,只做對社會有正面影響的報導;在眾聲喧嘩裡,我們不想販賣恐懼、也不想製造民粹,即便批判時事,也一定提出解決方案。
當然,要做的事情很多,可進步的空間還很大,但是,我敢打包票,我們是最有誠意的一群新聞工作者!
本文完-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