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第 1252 期
-
- 總編輯的話 你是攀爬者,還是連結者?
- 創辦人聊天室 學「助人」
- 商場自慢塾 純潔的初心
- 去梯言 閣員哪裡無能?
- 大師開講 共和黨重回白宮的絆腳石
- 管理相對論 滿足異國顧客 全球化或在地化重要?
- 店長學堂 靠制度管店 扎根新手訓練
- 焦點新聞 政府帶頭救命 面板雙虎不倒內幕
- 投資焦點 破解三話術 買保單勿賺小虧大
- 焦點人物 臉書和歐巴馬背後的影武者
- 科技風雲 這支台灣App 被施密特點名說讚
- 科技風雲 這家搜尋引擎 讓施密特搶先入股
- 投資焦點 點心債不保證甜 理專沒說的事……
- 國際視窗 歐元區瓦解 惡夢恐成真
- 國際視窗 歐盟禁放空 反助長倒債危機
- 產業風雲 對岸觀眾也挺國片的三大關鍵
- 產業風雲 它讓MIT氣球 賣到一百二十國
- 人物特寫 千金出走創業 讓婆媽多掏百元買米
- 人物特寫 為「走音」咒語編辭典的石化老闆
- 國際視窗 倫敦利用奧運 把貧民窟變科技城
- 百大良醫 方大同氣胸不能搭飛機?
- 封面故事 驚爆內幕!美國追殺台塑
- 封面故事 王文祥:對方越貪婪 越要打到底
- 封面故事 他們 把告密者變億萬富翁
- 封面故事 台塑接班部隊 都在這裡特訓
- 封面故事 台灣大企業 為何變外國眼中肥羊?
- 經濟達人 立法禁漲價可行嗎?
- 財富線上 壞景氣的好投資
- 國際視窗 中國傳聲筒央視 明年直搗華盛頓開播
- 國際視窗 擊敗臉書、Google 微軟榮登最佳職場
- 商周書摘 一個戰俘的重生 從原諒開始
- 董事長嬉遊記 三根煙囪
- 嘗小鮮筆記 老上海菜
- 生活話題 吃對菇 更飄香
- 世界超旅行 海中幽靈 流浪絕命沙漠
- 新鮮事 一館盡收台灣史
- 封面故事 信任の幸福
- 封面故事 牠的笑是神奇百憂解
- 封面故事 幸福 就是一起過生活
- 封面故事 那是最甜蜜的負荷
- 封面故事 因為愛 生命逆轉勝
- 封面故事 別輕易就說愛上牠
老上海菜
嘗小鮮筆記|
撰文者:
王宣一
|出刊日期:
2011-11-17
不論在台北或上海,傳統老上海菜館越來越少了,一方面老師傅漸漸退休,一方面以燉煮為主的上海菜,湯湯水水的外表不夠時尚,可能是老味道有點落寞的原因之一。不過曾經開過欣園等上海菜館的老師傅寶哥,今年捲土重來,在台北東區開了一間純正的上海館子,吸引不少老客人回籠。
醬蘿蔔簡單清爽,素鵝、豬肚和白切雞,味道都剛好,不亂加過多的調味,從小菜就看出主廚的原則是,謹守傳統風味。精彩的功夫菜素黃雀,腐衣、香菇等切絲後炒過塞進豆皮包內,捏成黃雀形狀,經過滷、炸、煨等等程序,最後在底層鋪上清炒豆苗,將豆皮包淋在上面,是素菜的精典菜之一。茭白筍肉絲、火腿百頁蒸肉、清炒河蝦、紅燒鯗魚、蘿蔔牛尾、燒芋艿、酸菜炒筍等等都是上海家常菜,非常下飯,不過老闆會為熟客送上一道韭黃蝦仁水餃,但千萬不要多吃,以免
...本文未結束
使用商周知識庫請先登入「商周集團會員」
數位訂閱會員登即可直接閱讀。
數位訂閱會員登即可直接閱讀。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