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千家詩註》身世

四百年後 依然魔幻

為了吸引小朋友的目光,從人物的衣衫,到家具器皿都以粉紫、翠綠、豔紅的亮麗色彩為主。甚至連雲朵都化成三種顏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這些從小到大搖頭晃腦背誦的《唐詩三百首》,在我們還沒上學時,就已經滾瓜爛熟。那時大字都還不識幾個,讀唐詩的樂趣,反而是讀本上的精美插圖,遙指杏花村的小牧童、寒山寺江邊的一葉扁舟、臨行密密縫的慈母……。透過圖畫,孩子自己想像了一個故事,背起詩來更有感覺。

故宮這次展出的《明解增和千家詩註》就是明代孩童捧著念的繪本教科書,裝幀精美,全書手工裝訂、手寫文字、手繪配圖,最不可思議的是,配圖的色彩歷經四百多年的歲月,依舊斑斕。故宮圖書文獻處研究員盧雪燕即表示,學者們經由其製作的用料、精細程度研判,此書甚至可能是當時宮裡準備給太子或小皇帝的啟蒙讀物,從中也可看出明代出版業擁有不輸現代的編輯功力。

明代是個商貿亨通的時代,尤其是晚明以來,商業的發達帶動了出版業的興盛,書籍普及程度,超過了歷史上任何朝代。書本內容不再只局限於「讀書人」考試用,反而轉向迎合普羅大眾的口味,如《水滸傳》、《西遊記》都是當時崛起的暢銷書。加上印刷技術的進步,雕版、活字版、套版等等各種方法都出爐。民間出現許多刻書印刷的作坊,大量編印,大量插畫的通俗讀物,打通書市的任督二脈。連儒家經典、歷史著作,也開始以這種形式出版印刷。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