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座 城市新沙龍
「沙龍」(Salon)這個概念起源於十六世紀的義大利,而真正興起是在十七、十八世紀的法國,最著名的沙龍女主人為羅馬出生的德.洪布耶夫人(Madame de Rambouillet),這位充滿義大利文藝氣質的貴婦,因無法適應當時粗魯的社會風氣,於是邀請文人雅士在她巴黎住所餐敘、談詩論文,期盼以優雅取代莽撞,貴婦們起而效尤,點燃之後幾百年的文藝復興之火。十八世紀中,沙龍文化更從單純藝文欣賞轉而著眼社會議題、反映公眾意見,一躍成為當時法國社會知識分子交流的主要平台,無時無刻不在brain storming(腦力激盪)。
十九世紀中的法國,經過普法戰爭的打擊,沙龍文化也跟著貴族一起漸趨低調。直到西元一九五○年二次世界大戰後,沙龍才又在名媛淑女、政治人物與知識分子的推動下再次復興。二十一世紀的現在,網路世代來臨,娛樂、資訊爆炸,只要滑鼠點一點,就能與人連結、獲得任何想要的訊息。人反而減少了開口問的機會,互動開始變得單向,就算聚在一起,也只有聊天、吃喝一陣。
現在,有一群人開始厭倦這種缺乏深度交流的模式,期待更深層互動。alive找到三個性質不同的「新沙龍」,他們依然懷抱熱情,喜歡透過面對面分享與人交往,建立自己的「小沙龍」,用低調的人際傳播,把各領域的朋友拉進來,拓展生活圈與視野,交換靈感,碰撞出更大的思潮火花。
...本文未結束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