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馬英九的高度

現在,全世界有二千二百名記者擠到倫敦跑新聞、超過一萬名警察保護「總統們」,一架架總統專機抵達倫敦機場,因為四月二日G20——二十個經濟體的高峰會在倫敦登場。這二十位領袖的分量,用兩個數據可說明:他們統領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手握全球八五%的國內生產毛額(GDP)。

這二十個經濟體的組成是:歐盟+七大工業國(G7)+金磚四國(BRICs)+墨西哥等,亦即全球最大的二十個經濟體。既然如此,全球排名第十九的台灣為何不在G20之列?很諷刺的是,我們與伊朗是「唯二」被遺漏的經濟大國。G20高峰會,不但南韓也能與會,連經濟實力排名在我們之後的南非、沙烏地阿拉伯的元首也都獲邀出席這場世界層級最高的元首會議。

台灣很遺憾的被刻意忽略,無法參與國際遊戲規則的制定。也因此,國內媒體對此事的關注多只視為一般國際新聞,或者以外電,或由駐歐洲、美國記者來處理。當新聞缺乏親近性,這原是無可厚非的處理。《商業周刊》看待G20的角度不盡然如此,因為在金融海嘯、歐巴馬上任總統後,全球重要領袖首次共商大計,你可以視之為全球最高的治理平台。共識若能形成,未來在聯合國、世界銀行、IMF,乃至各國都可以見到後續跟隨的動作。這是未來萬事的源頭。

台灣雖然無法參與,但是未來包括各國保護主義的態度、中國大陸在這次會議的位子,都將影響我們。中研院院士管中閔說得中肯:「我非常想要建議馬英九總統,他不需要去針對九職等的文官事情發言,G20才是他的總統高度需要關心的。」

馬總統有多高?我不清楚,但是他是可以透過發言的尺度,讓世人感覺。

這次,我們特別開闢兩個現場:一,在會議的前十天,商周的採訪隊伍由副總編輯郭奕伶率隊,已飛抵倫敦。他們應該是唯一從台北飛過去的媒體;二,台北現場,由總主筆郭崇倫主持,組成商周G20觀察團(包括台大政治系教授朱雲漢、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經濟師龔方雄、管中閔)進行議題解讀,在商周官網「www.bwnet.com.tw/feature/g20/」披露。經研室也派出兩位研究員進行全球數據、資料蒐集與解讀。

這樣的設計,希望兼顧到第一手現場與深度。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