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第 1093 期
-
- 編者的話 留得青山在
- 董事長嬉遊記 有錢能使夢成真
- 饕姊食記 風格迥異的義大利菜
- 發現酷建築 蜉蝣行人橋
- 重新看世界 從一端看異端的人生習題
- 封面故事 良食
- 總編輯的話 大船與舢舨
- 封面故事 換掉調味料 八年免看病
- 創辦人聊天室 企業的「藍海」在哪裡?
- 封面故事 不拘小素 換來大健康
- 商場自慢塾 態度決定一生的命運
- 封面故事 好食物勝過好藥物
- 星河隨筆 大陸農地私有化的迷思
- 去梯言 談何容易
- 封面故事 一天一杯 甩肉30公斤
- 封面故事 蔬果當主菜 人生好精彩
- 馬丁沃夫 先進國家、新興國家 在同一條船上
- 封面故事 50歲熟女 30歲豆腐肌
- 焦點新聞 蔡明忠撿到的便宜 背後隱藏千億「負債」
- 焦點新聞 潘燊昌的不安分 讓ING安泰神話留憾
- 焦點新聞 先賣友邦信用卡與友邦資融
- 投資焦點 不讓台新金蛇吞象 營造恐怖平衡
- 科技風雲 轉跨太陽能 盼多兵政策突圍
- 產業風雲 家樂福 把手機服務當衛生紙賣
- 投資焦點 危機入市撿便宜 廣告加碼好時機
- 產業風雲 精算到0.0001元才叫成本
- 產業風雲 高雄大統集團的零槓桿傳富哲學
- 人物特寫 另類執行長 終結漢堡王七年虧損
- 人物特寫 擺地攤的熬成二手名牌包大王
- 封面故事 賺慢錢
- 封面故事 窮木材商之子 打造電力王國
- 封面故事 從搖舢舨賣水果起家 拚出900億身價
- 封面故事 魚販之子變中求動 翻身造鎮之父
- 封面故事 汶萊平均每10個人 就有1位金門人
- 封面故事 小三通大開商機 金廈分工鈔票上門
- 關鍵數字 金融弱國的美元迷思
- 英文無所不談 布萊得利效應
- 霸榮觀點 海外購併拚獲利動能 日銀重現投資價值
- 國際視窗 靠網路社群做公關 小企業也能變人氣王
- 國際視窗 多語網路軟體助攻 美零售業搶西語族群
- 商周書摘 用故事傳遞價值的跨國飯店
為什麼員工愛他,老闆卻不愛他?
潘燊昌的不安分 讓ING安泰神話留憾
焦點新聞|
撰文者:
單小懿
|出刊日期:
2008-10-30
台灣壽險業的傳奇教父潘燊昌,將ING安泰從小蝦米養成大鯨魚,躋身台灣壽險四雄。但又是什麼原因,他曾有的壽險王朝,正遭受考驗。
一位香港仔,拋下一切飛渡台灣,改寫了台灣保險市場的面貌。然而,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說:「沒有賺錢的企業,就是一種罪惡。」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也說:「不賺錢的公司是不道德的。」若用這個標準,去檢視開創台灣第一家外商壽險公司的潘燊昌,他擔任執行長的功過就有爭議。
潘燊昌創下很多「奇蹟」,但在ING安泰被迫售出的當頭,他的經營風格衍生值得討論的議題:經營
...本文未結束
使用商周知識庫請先登入「商周集團會員」
數位訂閱會員登即可直接閱讀。
數位訂閱會員登即可直接閱讀。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