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2種金紙,一個人的浮生欲望

重現老時代的民間美術

沒聽張益銘講故事前不知道金紙裡有人的七情六欲不知道古時候和現代人對同一種欲望有五花八門的表達方式也不知道民間的藝術創作就藏在那一尺見方裡面

一張側面店號印上「中港寶龍台六號」的福祿壽金,讓收藏有二千一百六十二種金銀紙的民俗收藏家張益銘,怎麼都想不通:這張紙錢到底是打哪來的啊?問遍街上所有耆老,也都說沒聽過這麼一家店。

兩年間他不停的詢問,最後才得知當年製作這張金紙的店家後代,原來就在隔壁兩條街,只是改做機械去了,六旬的老翁終於替他解答。原來,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反對台灣人燒金紙;但民間不燒紙錢心不安,為了讓日本人「查無此號」,才胡謅一處店號。而且要偷偷在半夜裡,在模版上墊橡皮筋偷印,以免碰撞發出聲音,所以邊緣才微微呈現不清楚的條紋。當初印量少,現在這樣一張皺巴巴的紙,要十幾、二十萬台幣,才買得到。

一張小小的金紙背後,竟有民間信仰,與日本殖民政府高壓統治對抗的歷史。我這才開始,對過去從來不想碰的金銀紙,產生興趣。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