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徽派建築中的古風雅活

從黃山搬來的立體積木

荷花池旁以磚瓦鋪成的小徑,一步一步地引領訪客走向一幢兩百多年前的建築,遠望,簡單的黑白顏色,在藍天綠地的襯托下,顯得格外從容幽靜。「粉牆黛瓦馬頭牆」,這不是大陸徽派建築的標準特徵嗎?為何卻出現在桃園的觀音農田上?

走近,只見屋外的木匾額上刻著「水來青舍」四字,輕推開雕工細緻的木門,嘎吱的聲音緩緩傳出,光線從天井上輕輕落下,將整個廳堂的細膩都照了出來。屋裡內部的空間竟高達七米,由下往上眺望,那高度乍見之下令人震懾。上方的月樑交錯嵌合在主樑上,交疊出整個內部空間的高挑。

大廳中木製的桌椅也是來自山西的古物,是主人多年的收藏,長形的燭台安穩地掛置在木樑上,引領著來客的視線向上伸展。天冷了,門邊爐上的炭火生起,吱吱擦擦地釋放著暖氣。細膩的崑曲嗓音在清涼的空氣中流動,屋外的雨水打在天井的玻璃上,再隨著一旁的管子滑入地面,滴滴答答、答答滴滴,像是大珠小珠落玉盤。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